九年级历史中国经济专题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经济
春秋战国:基本特征——生产力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商品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发展并与周边地区广泛交流。
秦汉;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边疆地区得到一定开发、对外贸易发展。
三国至南北朝:北方经济的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的打开发。
隋唐:基本特征——封建经济的繁荣;农工商业的繁荣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加快。
宋元:基本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农业经济作物的推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发达;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明清:基本特征——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农业、手工业超过前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二、中国近代经济:
(一)中国近代经济形态:
1封建自然经济 2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经济 3洋务经济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6 新民民主义经济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民族工业在沿海地区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偿还贷款,扩大税源,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短暂春天: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4.陷入困境:此后,由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官僚资本的压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美国商品的冲击,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5.恢复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6.消亡:1956年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三). 新中国经济
1.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工业经济
(1)1953—1957年 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超额完成,重工业交通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2)1953—1856年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1958年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和“大炼钢铁运动”,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1969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
(4)文革十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损失约5000亿元。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该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政企分开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6)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点拨】:
▲制约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
②三座大山的压迫
③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科技教育落后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①党的正确领导 ②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重视科技教育 ④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 ⑤恰当的经济政策等
▲启示:
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发展民族经济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
③重视科技和教育
④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
【达标检测】
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2、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我国古代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江南河 C.秦渠 D.都江堰
4.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5.“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源:中#教#网z#z#s#ep]来到右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游夜市,吃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
C.挂年画,贴“桃符” D.逛“瓦子”,看电影[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6.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7.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9.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来源:中|教|网z
z|s|tep]10.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来源:z,zs,]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1.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D.宋朝时期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来源:中教网]
12.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以下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同文书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3.“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14.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右图人物是近代著名的状元企业家,他是( )
A.詹天佑 B.曾国藩 C.张謇 D.荣宗敬
15.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6.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7.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甲午战争后期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为该荣誉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张謇
19.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2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1.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3.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邓稼先——两弹元勋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23.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25、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的重点是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2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
28,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
A 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29.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B.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30.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纠正了“左”倾思想路线
D.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一、二)
图一 图二(都江堰)
观察图一、二,指出它们分别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哪两项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方面,唐太宗采取的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以农为本,商鞅变法采取了重农轻商的措施;宋代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轻商的观念有了一些改变,商业、海外贸易繁荣。然而,随着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经济处于落后状态。
(1)商鞅变法哪一措施体现了“重农轻商”的观念?请举一例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举例说明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简要说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3)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特点?简要说明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并确立了新的经济所有制。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
(4)材料四中,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世界经济又是什么?
32.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什么运动,请你写出该运动的名称。
(2)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3.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阶 级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34.仔细阅读下列反映农村变化的三幅图片:
请回答:
别写出三幅图片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
联系三幅图片,用一句话概括它们的共同点。
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D C D D D A C C B D A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B C D A C B C D A C C B C C A
31.(1)牛耕和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奖励耕战;(1分)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2分)
(3)表现:①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里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②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1分)
原因:政府的重视和鼓励政策。(2分)
(4)曲折发展;(1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2分)
(5)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1分)全球化。(1分)
32.(1)土地改革运动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3.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4. (1)图一: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图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2)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