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小学三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 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造型表现方面,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造型游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设计应用方面,学生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如果“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评述方面,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④、综合探索方面,进行造型游戏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
内容分析:本篇教学设计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我们身边的植物》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本课是该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种类及其特点,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色彩)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
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植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及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简单的色彩
搭配。
教 具:植物、画板、马克笔、颜料
设备软件:电子白板、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激趣导入
1.为每个学生准备小画板,教给学生使用的方法。
2.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画出ppt中小猫的形象。
3.提问:刚才我们用的这种画画的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学习
师生互动:
讨论什么是写生写生时要注意什么?
师 :什么是写生?(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写生是将我们看到的事物形象在画纸上表现出来,它是我们美术学科中专用
的一个词。
教师强调:.写生中非常重要的要求——边观察边画
师 : 观察老师手中的植物,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析)
生 :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教师示范:
遮挡关系
疏密关系
(示范意图:让学生明白通过遮挡及疏密关系可以将植物表现的更加形象生动,空间感更强烈。)
学生简单尝试局部绘制进而感受。
三、深入学习
1、播放幻灯片,演示一片叶子的两种画法。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告诉学生生
最重要的就是观察。
2、提问,什么是观察?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观察与看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感受出植 物的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写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比较。通过老师和学生身高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什 么是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可以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4、欣赏同龄小朋友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
四、讨论研究
师:如何表现出植物的丰富变化呢?你欣赏了课本上的画家作品有什么感想?
生:每幅画都运用了我们刚才所学习的方法,看起来很生动形象。
师:书上的学生作业哪些是利用常用的笔画的,哪幅是用刮画的形式表现的?
生: 刮花作品有明显的“刮痕”,笔画的有更加流畅的线条.......。
课堂作业
观察老师手中的植物,通过我们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完成一幅合理的作品。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要抓住特征,注意前后关系,适当添加色彩。为画面添加成语,最好用变形的美术字。
(设计意图:了解植物的种类及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状态的不同。学生体验精 细的描写方法,了解作品的不同表现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六、课堂总结:组织学生对作品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板书设计:
植物写生
写生:观察、分析
遮挡穿插关系
遮挡关系
教学反思:
四年级《我们身边的植物》课程。在讲解绘画植物写生从其生长特点:从下往上,由根、茎、叶、叶脉、花苞、果实一过程时,发现学生在基本结构比较清楚,但语言叙述方面还要加强训练,而绘画的过程也是跟随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的。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总结绘画植物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几种关系时候,为了来增加趣味性,我让几位同学代表几片叶子,台下学生指导讲台同学,在讲台上摆出各种关系,比如遮挡关系(有的学生在前,有的在后)、疏密关系(三个一组,一个离得稍远)、前后关系、方位关系(正面、侧面)等,通过这种具体举例,使学生清楚、生动理解植物的生长,并且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又总结出高低关系、宽窄关系、色彩差异等多方面需要在写生中注意的环节,这是令人相当欣慰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