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虎头装饰》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年级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 书名: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民间美术为题材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联”的教育理念为依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育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本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发现并创造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艺术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第八册第十七课《虎头装饰》。
教材分析:老虎是人们十分熟悉喜爱的珍惜野生动物。在我国民间,老虎被视为祛除邪恶、保佑平安幸福的吉祥物。有许多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以虎为题材的民间艺术作品。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用纸、废弃物等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既可以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提高动手及设计能力,增强审美情趣,进而培养学生继承与发扬民间传统艺术,增强对祖国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学习者为四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一定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学生对老虎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老虎是丛林之王,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中,也有一些涉猎,学生有深入了解的愿望。由于本课运用的材料也较多,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
教学方法:本课以手工制作为主,以合作的学习方式利用媒体贯穿始终。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验老虎的威猛与可爱,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辉煌与成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课充分利用媒体,使学生对老虎有深刻的认识,让学生欣赏老虎录像,看各种虎头枕、虎头鞋、虎头帽,进行对比,学生视觉听觉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对深入理解本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合作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加了作业质量与速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体会到了大家的智慧是强大的。教师引导,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虎头装饰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老虎进行创造性的夸张、变形的结果,集中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包含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学习设计制作民间艺术中虎头装饰的概括、夸张、变形、添加的表现方法。 技能: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及其他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提高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了解民间老虎装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在设计制作平面、立体的虎头装饰作品(包含材料选用)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感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原理,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民间虎头装饰的了解与设计,感悟“物以致用”的设思想,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追求创意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及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虎头装饰的相关知识,学习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虎头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出新颖实用,做工精致,富有创意的虎头装饰作品。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一、猜谜语导入 一、猜谜语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先出一个谜语,大家一起猜一猜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身穿皮袄黄又黄
呼啸一声百兽慌
虽然没率兵和将
威风凛凛山大王
(打一种动物)
导语:同学们真聪明啊
课件出示图片,
跟现实中凶猛的老虎相比这只老虎显得憨厚可爱,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吧。
2揭示课题:《虎头装饰》
学生猜谜
谜底:老虎
对比观察现实中的老虎与民间艺术中老虎的不同
用猜谜语的方式恰当的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艺术中老虎的形象,并引出课题。
多媒体课件
2分钟
二.探究中国 “虎文化” 二、探究中国“虎”文化
1导入语:在我国民间,老虎深受人们的喜爱,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传统“虎”文化
跟小虎一起了解老虎文化
老虎的民间寓意:
课件展示
老虎枕
虎头鞋
虎头帽
全虎围嘴
民间老虎是驱除邪恶,保护平安的吉祥物。民间创作的老虎形象千姿百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饰图案各种各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虎文化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生:民间艺术中的老虎可爱
通过观看课件视频了解民间文化
学生观看
利用大量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分钟
三、深入探究虎头装饰表现方法
1、对比分析欣赏陕西挂虎
装饰手法
小组讨论
运用了什么样的装饰方法
介绍我国民间工艺品在装饰变形中常用的手法:
(1)、立意:不把虎作为凶猛的动物来表现,而作为婴儿的保护神来表现。
(2)、由于立意在先,所以虎的凶猛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变成了勇猛。对虎头、眼睛和牙齿等夸张变形。
(3)、装饰色彩和真虎的色彩有时竟毫无共同之处,像课本中的民间工艺品,完全是一种喜庆、吉祥的色彩。
吉祥图案的运用
2、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作虎头装饰,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虎头装饰。
教师课件出示自然界中真实的虎
概括
夸张
变形
简化
生:夸张
变形
色彩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0分钟
四、艺术实践
四、艺术实践
1小组讨论,虎头装饰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2交流创意
欣赏学生作品
小台历
笔筒
头饰
3学生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
在脸上画牡丹
用鲜艳的颜色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与生活建立联系
16分钟
五、展示评价 五、展示评价
1展示评价
2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创意
师生共同评价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5分钟
六、拓展 六、拓展
1民间艺术的种类
剪纸
石膏版画
民间玩具 搜集相关资料看阔学生眼界,呼吁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2分钟
板书设计 虎头装饰
吉祥 驱除邪恶 保护平安
夸张、
变形、
添加、
简化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课堂观察——课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语言评价 2学习效果评价——对学生分组利用不同形式理解诗文进行评价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的课程安排层次分明,?《虎头装饰》是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了解民间虎艺作品的创作、表现方法,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本课我主要利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对比讨论等学习方法组织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充分创设了学习情境。本课从一而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文化情境,先用谜语导入把大家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出示了真实老虎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虎与民间艺术中不同的形象美,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老虎在民间这么深受人们的喜爱么?进而让学生通过视频短片了解虎文化。并一起归纳,老虎可以驱除邪恶,保护平安。之后,在大家的讨论交流中,又反复用自然界中的虎和工艺作品中的虎作对比,使问题的解决都融合在情境之中,分析讨论民间装饰中的老虎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比如提问的两个问题(1)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头、眼睛、鼻子、牙齿、耳朵、胡须等发生了什么变化?问题问得很具体,这就使学生回答时有可依,而不是泛泛地让学生回答:老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让学生在回答时,不知所措。问题具有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时,都能获得主动。让学生从艺术表现方法方面进行体会,对学生后面的创作有指导性作用
三.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导向性。在评价学生时,以小组评比为方式,谁的发言精彩,谁的作品出色就赢得一枚小虎奖章,为小组争得荣誉。除此之外就是本节课关注的内容,包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保护让学生情感投入的,这就使整个评价具有一种导向性,从而激励学生不断主动地寻求发展。
四.拓展延伸环节开阔了学生思维。拓展环节很关键,有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