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1
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张复斋传
(清)刘大櫆
①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②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③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④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⑤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⑥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值吴逆之乱(???????????)?(2)不知援例请平(??????????)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民逋赋,久不能输(????)
A.拖欠B.懈怠C.逃跑D.暴露
(2)顾里人不胜病矣(????)
A.忧虑B.缺点C.困苦D.疲惫
17.把第⑥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18.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
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
19.第③段写到张复斋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分析张复斋断案的智慧。?(3分)
20.刘大櫆曾评价张复斋“为利于民者多矣”,结合全文,分条梳理张复斋“为利于民”的表现。(4分)
15.(1)碰上
?(2)援引,引用
?(2分)
16.(1)A(2)C
??(2分)
17.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6分)
18.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2分,扣到0分为止。)
19.答案示例:张先生假装怒视、指责、棒打贾人父亲,借机观察商人脸色,通过他漠视的表情,得知商人的阴谋和他不孝的本性。体现出张先生欲擒故纵、观察入微的断案智慧。
(评分说明:分析2分,概括1分。)
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①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②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③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④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⑤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众以为非宜(2)琦适自蜀归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曾闻望方崇(
)
A.高大
B.兴盛
C.崇敬
D.推崇
(2)强邀索无厌()
A.厌倦
B.憎恶
C.满足
D.压制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18.为第⑤段画线部分用“/”断句。(3分)
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
19.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刻画人物鲜明生动,从语言形式角度分析其妙处。(3分)
20.韩琦是北宋三朝明相,后人评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原因。(4分)
(四)(20分)
15.(2分)(1)合适
(2)正好、恰巧
16.(2分)
(1)A
(2)
C
17.(6分)
过去郡县催促赋税频繁急迫,市上供给丝织品等各种物品都不给钱,韩琦为此缓收减免赋税来补偿这些钱,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削减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万。
18.(3分)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
19.(3分)参考答案:(1)一组三字句,整齐、短促、对仗,语势急促强烈,突出韩琦每次上奏都是把察明得失、端正纲纪、亲近忠诚正直之人、疏远邪恶奸佞之人作为急务。(2)上疏70余次,列出具体数字,突出次数之多,具体有力地表现韩琦不因个人安危畏惧顾虑直言上奏尽心尽责的程度。
20.(4分)参考答案:(归纳四个层次):为人耿直处事稳重忠于职守;不计个人安危敢言直谏,抨击时弊,弹劾庸碌及企求非分名利之人;灾情时期勤政爱民、安抚百姓;识量英伟、定大策安社稷、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
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充入西蕃计会使,有出疆专对之能。
②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堙废。頔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济。州境陆地褊狭,葬者不掩柩,頔葬朽骨凡十余所。改苏州刺史,浚沟渎,罢淫祠,整街衢,至今赖之。虽为政有绩,然横暴已甚,杖前部尉以追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掾姚岘不胜其虐,自投于河而死。
③贞元十四年,为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吴少诚之叛,頔率兵赴唐州,破贼于濯神沟。于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汉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时德宗方姑息方镇,頔奏请无不从。于是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凌上威下为务。
④及宪宗即位,威肃四方,頔稍戒惧。归朝入觐,册拜司空。十年,王师讨淮、蔡,頔贡财助军,诏不纳,复还之。十三年,頔表求致仕。其年八月卒,赠太保,谥曰“厉”。其子季友从猎苑中,诉于穆宗,赐谥曰“思”。
⑤太常博士王彦威疏曰:“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垂劝诫。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今陛下不忍,改赐为‘思’,诚出圣慈,实害圣政。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如以頔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可以赎论,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頔葬朽骨凡十余所(????????)??????????(2)诏不纳(????????)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德宗不省(????)
A.检查??????????B.查问??????????C.反省??????????D.醒悟
(2)尤不可长其渐焉(????)
A.开端??????????B.缓慢??????????C.滋长??????????D.逐渐
17.第②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B.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C.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D.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官吏日加科罚/其惴恐重足一迹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
19.有评论称本文体现了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精神,请结合第②③两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20.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彦威上疏具有说服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4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15.(1)总共
?(2)接受
16.(1)B
??(2)A
17.D
18.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
评分说明:“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众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处之”为5个点,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本文②③两段记录了于頔恣意横行、欺上凌下的残暴行为,如暴虐下属官吏以致投河而死、拥兵自重等(1点);但是,并未因此而忽略于頔的才能与政绩(1点),如第②段中任湖州刺史、苏州期间,重修水利、葬朽骨、罢淫祠等,造福百姓地方;第③段中任襄州刺史期间,平叛吴少诚的叛乱(1点)。文本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于頔的言行,充分地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20.首先,阐释谥法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作为上疏的前提(1点);接着,概述于頔的残暴的品行,表明符合“厉”,而不能改为“思”(1点),并阐述了改赐的不良后果(1点)。最后,退一步分析,即使于頔后来有改过之行为,但这也不能作为抵消罪过的理由(1点),更不能助长纳贿赂求恩惠的行为(1点)。整体论说具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参考译文:
于頔字允元,河南人。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调授华阴县尉。担任西蕃计会使,有出使域外交涉应对的才能。
出任湖州刺史。因下县巡视,到了方城山,山下有水名西湖,南朝时开凿疏浚,灌溉农田三千顷,因年久堵塞废弃。于頔命修堤挖塘以恢复旧貌,每年能获稻谷蒲苇鱼类之利,百姓赖以为生。湖州境内陆地面积狭小,死了人往往无处掩埋棺木,于頔安排葬地共有十余处。后调任苏州刺史,疏浚沟渎,修整街衢,当地生民至今还仰赖他当初这些举措。吴地风俗喜敬鬼神,于頔痛恨滥行祭礼荒废正业,便将神庙都撤除,只吴太伯、伍员等几个庙宇留存。虽然他治政有功绩,但过于横暴,追恨湖州原任县尉,用计密施杖刑将其强行处决。观察使王纬将此事奏报朝廷,德宗不予查究。此后于頔一再升迁,便致书王纬声称:“承蒙你一次恶意上奏,我得以三度升官。”他由大理卿升任陕虢观察使,自以为得意,越发恣意逞威施虐。对官吏日日施加责罚,他们心中恐惧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脚。属吏姚岘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黄河时,投河而死。
贞元十四年,于頔任襄州刺史,被委派为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所辖地域与蔡州毗邻,吴少诚反叛,于頔率兵赴唐州,收吴房、郎山县,又在濯神沟击溃贼人。这时便扩大军队编制,招募战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亻严然有独霸汉南之地的架势。部属中稍有不如他意的,一概以军法处置。于是向朝廷请求襄州为大都督府,级别同于郓州、魏州。当时德宗正姑息迁就各方镇,听说于頔的奏请,也无可奈何,只有应从而已。于頔之奏请皇上无不从,于是他公然搜刮钱财,肆意虐杀无辜,专门干些欺上凌下的事。
及至宪宗即位,威严振肃四方,于頔稍有警惕畏惧。入朝谒见天子,被册封为司空、平章事。元和十年,王师讨伐淮州、蔡州叛逆,诸侯王贡献钱财资助军队,于頔进奉银七千两、金五百两、玉带二条,诏命不收,又退还于頔。元和十三年,于頔上表请求辞官归家,宰臣拟授他太子少保,皇上御笔改为太子宾客。那年八月于頔去世,追赠太保,谥号为“厉”。其子季友伴随皇上在御苑狩猎,向穆宗诉说,穆宗便赐于頔谥号为“思”。
太常博士王彦威又上疏说:“古时圣王建立加谥之法,是为了彰扬善恶,表明奖惩。于頔一时重权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愤,法令不容。他杀戮无辜,惩罚、勒索没有止境,因此臣给他定谥号为‘厉’。现在陛下不忍,改赐为‘思’,的确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确实损害了圣上的政德。再说像于頔这样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惩罚,臣担心今后像他这样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请美谥,陛下怎样处置呢?这样做是圣恩误加于前人,而弊端生发于后世。如果凭着于頔时常贡献财物资助国家,改正过错来朝谒拜,两度出使远域,那么可以抵消对他的谴责。但是他伤物害人,剥下奉上,纳贿求宠,长这种日益滋蔓的恶行尤其不可助。”
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于谦传?
(明)王世贞
①于谦,字廷益,其先河南人。谦生而颀晳,美容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二十三岁举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谦风骨秀俊,音吐鸿鬯,每奏对宣庙前,上必为倾听。
②久之,议增补各部右侍郎,治诸镇粮税,兼练卒抚民。上手书谦姓名付吏部,遂超拜兵部右侍郎,兼治河南、山西。奉玺书以往,年仅三十三,时人荣之。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岁饶则多出官镪,籴民粟归庾;俭则吐庾粟,减直以粜。公私得相赡,而于下尤利。
③谦既在官久,威惠流闻。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曰:“不知为我公,死罪,幸赦我。”谦异。
④数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橐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
“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
⑤郕王①既即大位,益贤谦,虚己委焉。入对,慷慨泣奏曰:“虏得志,挟我大驾,势必长驱而南。今六军实力、武库、兵器尽矣。凡兵皆出营郭外,毋令避而示弱。通州仓欲守之或不能,委以与敌则可惜,宜令官军皆给一岁禄奉,听其自运。”上皆嘉纳之。
⑥虏报益急,诸中贵人之鼠窜者、恋土者相轧未定,而搢绅士人多遣其私重归。谦乃恸哭,廷诤曰:“京师,天下本。宗庙、社稷、山陵,宁此百官万姓帑藏庾廪萃此?此而不守,去欲安之?今日足一动,明日大事去矣。且虏乘胜骄,实不足畏也。”上闻之曰:“善。”其一听谦处分。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①郕王:朱祁钰,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人谓即不橐金往(
??)?????????????????????
(2)委以与敌则可惜(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遂超拜兵部右侍郎(?
?)
A.高超??B.擢升?
C.超凡??D.跳上
(2)听其自运(?
?)
A.判断???B.听信????????????
??????
C.治理???D.任凭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
19.第④段写于谦入朝议事,《明史?列传第五十八》也有记载,相关文字如下:“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两文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加以比较并探究可能的原因。(4分)
20.第⑥段于谦的谏诤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
15.(2分)(1分)橐:用口袋装???(2)委:抛弃
16.(1)B??(2)D?
17.(5分)答案示例:“于谦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日日夜夜安抚郡县百姓,延请访问父老乡亲,以便帮助(有益于)有疾苦的人。
评分说明:谦感上知遇,(1分)夙夜拊循郡邑,(夙夜1分,拊循郡邑1分)延访父老,(1分)以便益病苦。(以便益1分,病苦1分)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8.(3分)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
????评分说明:考生断句错1点和1分,扣到0分为止。
19.(4分)答案示例:本文是文人撰写的历史人物传记(文学作品),语言生动细腻(1分);列举土物名称,用语通俗,用“笑”、“举”等词,生动描绘于谦神态、动作、语言,刻画其两袖清风的形象(1分);《明史列传》是纪传体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语言客观,克制(1分)。“空橐以入”等用语,采用春秋笔法,冷静节制的叙述中暗寓褒贬(1分)。
20.?(4分)答案示例:针对朝廷官员在京师危难之际,携私回乡,弃京鼠窜的行为(1分),于谦先指出,京师是天下的根本(1分),宗庙社稷在此,百姓官员的财富都藏于此(1分),接着指出今日弃京师而去的后果,便是明日便是亡国之势了(1分),最后补充,敌人此时是骄兵,没什么可怕的(1分)。(给满4分为止)
上海市南汇区高级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采,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
察太祖(齐高帝萧道成)雄异,先于领府衣裾①,太祖为太尉,引为右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转左长史。及太傅②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成相推许。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
上曲宴群臣数人,各使效伎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散则拍张③。俭曰:“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④。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先是诏俭三日一还朝,尚书令史出外谘事,上以往来烦数,复诏俭还尚书下省,月听十日出外。俭启求解选,不许。其年疾,上亲临视。甍,年三十八。
吏部尚书王晏启及俭丧,上答曰:“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展救护,便为异世。奄忽如此,痛酷弥深!”葬礼依故太宰文简公褚渊故事。
【注】①衣裾:意为致敬,表示敬意。②公元478年,宋顺帝刘准被迫加封萧道成为太傅,为萧夺取刘宋天下的先声。③拍张:一种武术杂技,类似于空中接刀。④封禅:谓古代帝王上泰山祭祀天地,只有建立功业的贤君才有资格封禅。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1)及太傅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成相推许。
(同“倡”,倡导,提倡)
(2)葬礼依故太宰文简公褚渊故事(先例、旧事)
1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1)臣无所解
(
B
)
A.瓦解
B.知晓,懂得
C.
劝解
D.解脱
(2)岂意暴疾
(
D
)
A.凶狠
B.急躁
C.显露
D.
突然
17.翻译第③段画线的句子。(5分)
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臣下我什么也不懂得,只知道背书。”于是跪在皇上跟前背诵司马相如的《封祥书》。皇上笑道:“这是盛德君主的事情,我哪里能承受得起。”
18.用“/”为第②段画线句断句。(3分)
及太傅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成相推许。
19.联系上下文,推断王俭在皇帝面前背诵《封禅书》的意图是(2分)
_劝谏皇帝不要沉溺于卑俗的享乐中,更多地关注国家大事。
20.本文除了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结合文本内容说明其作用。(3分)
侧面烘托,通过袁粲对王俭的欣赏、皇帝对王俭的敬重表现其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
上海市建平高级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道童,字石岩,高昌人。以世胄入官,授直省舍人。调信州路总管,移平江。
②平江征夏丝二万二千余斤,岁立三限收之,吏衎缘为奸。道童改定旧法,甫六月,而夏税已竣,吏弊遂除。岁旱,道童遣属吏勘灾,戒之曰:“吾辈为民父母,听其啼饥,可乎?既履亩,必以实阅。”廉访使朵歹闻而贤之。有与道童不合者,告其以妄言凶岁诳朝廷。于是遣御史乘传至,鞫其虚实。时道童已擢江淮等处财赋都总管府达鲁花赤,逮至平江,御史按其事,则告者皆妄语,乃谴告者,复还道童官。
③至正十一年,诏仍以平章政事行省江西。是年,江州土贼蜂起,道童素不知兵事,仓皇无措。左右司郎中普颜不花曰:“今贼势冲突,城中无备,万一失守,奈何?有章伯颜左丞者,致仁居抚州,其人知军务宜礼请之使署本省左丞事专任调遣军旅庶几事可济。”道童从其言,伯颜亦欣然为起曰:“此正我报国时也。”至则设守御计甚悉。
④明年正月,湖广陷。二月,普颜不花将兵援江州,至石头渡遇贼,战败。道童闻之大恐,即怀省印遁走。普颜不花还,与章伯颜婴城固守。后数日,道童始自南昌民家归。三月,贼围城,道童素恤民,故多为之用。又用章伯颜计,密召死士,面涂青,额抹黄,布衣,黄衣为前锋。别选精锐数千为中军,命万户章妥因卜鲁哈歹领之。夜半,开门击贼,贼惊以为神,遂败走。章伯颜寻以疾卒。
⑤十八年夏四月,陈友谅复攻江西,时平章政事火尔赤与道童不相能,又贪忍,不得将士心,见城且陷,遂夜遁。道童亦弃城退保抚州,贼追至,遂为所害。
⑥事闻,赐谥
。
节选自《新元史列传》(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甫六月________
⑵与章伯颜婴城固守________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⑴御史按其事(
)
A.控制
B.巡视
C.安置
D.
查究
⑵又贪忍(
)
A.忍耐
B.蛮横
C.狠心
D.
容忍
17.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4分)(一处一分。)
其人知军务宜礼请之使署本省左丞事专任调遣军旅庶几事可济
18.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概括道童这一人物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20.选出下列谥号中最适合填入文本第⑥段中的一项是(
)(2分)
A.忠烈
B.文正
C.忠武
D.文恭
15.⑴刚、才
⑵围绕
16.⑴D
⑵C
17.其人知军务/宜礼请之/使署本省左丞事/专任调遣军旅/庶几事可济
18.有与道童关系不和睦有过节的人(1分),用谎称荒年欺骗朝廷来告发道童(2分),于是朝廷派御史乘驿车前来(1分),审问事情的实际情况(1分)。
19.管理有方:改旧制,除吏弊;一心为民:勘灾情,关心灾民疾苦;不懂军事:遇到军情紧急只能暂时躲避;善于用人和听取好的意见:平定江州土贼、江州用计突围等。
20.A
上海市2021届高三第二学期3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7分)
孙征君①传(节选)
(清)方苞
①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
②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③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④入国朝②,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⑤奇逢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③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注】①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征君”,又称“征士”。②国朝:古人称当朝为国朝,此指清朝。③鼎革:改旧换新,旧时多指改朝换代,此处指明亡清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2)缪昌期次第死厂狱(????)
16.下列选项中与“而内行笃修”中的“笃”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
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
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不可强以仕?????????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B.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秋水》)
C.?而人无忌嫉者???????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D.?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19.为什么“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与推断。(3分)
20.方苞对人物传记强调舍其“末迹”,著其大节。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孙奇逢的“大节”。(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7分)
15.?(2分)(1)看,把……看作;(2)一个接一个(可结合课内: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6.
(2分)A
17.
(2分)C
18.
(4分)无论贤能愚笨的人,如果来问学,(孙奇逢)必定用性之所近来启发他,使他自己努力做好日常之事。
19.?(3分)(1)孙奇逢本就有著功烈的志向和经世之略;(2)他的品质操行高洁,极具大义(3)在民众间有一定的声望和号召力;(4)清初前朝遗老们反清复明的愿望强烈,希望孙奇逢能来助己一臂之力。(任答3点3分)
20.?(4分)(1)孙奇峰与他人不顾性命,归骨诸公(2)上书欲揭发魏忠贤,见其刚直正义,不畏强暴。(3)明亡前后拒不为官,见其不慕名利,且有民族气节。(4)与人同耕、授业,见其真诚友善,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