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有余数的除法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有余数的除法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3: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含义。
2、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余数。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小棒,草莓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0张口算卡片。(出示卡片)
12÷2= 18÷6= 9 ÷ 1= 48÷ 6= 8 ÷ 1=
2÷ 2= 21÷ 3= 56÷ 7= 16÷ 2= 54 ÷6=
师:我打算每个同学分2张,这些卡片够分给几个同学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列式:10÷2=5
师:下面我们把这些卡片分给5个同学,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师生评价比赛结果,引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算得不错,还想不想比一轮?
生:想。
师:老师这还有11张口算卡片,还想每个同学分2张,可以分给几个同学,谁知道?谁愿意帮老师分一分?
学生思考并实际操作后,发现分给5个同学后,还剩1张口算卡片。
师:你知道这包含什么数学知识吗?我们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1)(在“余”字下边加着重号,并让学生查字典弄明白“余”的意思是剩下,多出来。)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课件呈现教材第60页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请学生拿出学具,用学具代替草莓摆一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
师::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6个草莓有没有摆完?6里面有几个2?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集体订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6÷ 2= 3(盘)
师: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动手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学生会发现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
师: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7个草莓有没有摆完?
生: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
师:像这样的问题,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从中发现书写上的问题。
教师巡视后会发现有的学生书写不正确,提示学生参照教材是怎样书写算式的。学生再自学列式及结果的书写方法。
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写法。
师:7里面最多有几个2?余下(剩下)的一个草莓不够再摆1盘,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
生:余数。
师:说得很好,有余数的除法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后,还有剩余,剩下的不够再分。,就用余数来表示。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把算式重新写在黑板上,边讲解边写。
师:看看例1的两个算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评价补充。
巩固练习。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巡视,做完后评价、总结、补充。
自主完成拼图,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用小棒拼正方形。分别用8根,9根,10根,11根,12根拼正方形。
成立学习小组,课件出示表格,教师分发表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来完成。
小棒根数 正方形个数 算式 除数 余数 除数、余数谁大
8



余数( )除数
9



余数( )除数
10



余数( )除数
11



余数( )除数
12



余数( )除数
3、学生集体汇报,总结规律:余数都比除数小。
4、尝试练习:61页“做一做”。
四、置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