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主备人 董勤龙
【学习目标】加深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去推理证明.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填空:
1. 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
2. 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则∠AOC的对顶角是________,
∠DOE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
3. 直线AB、CD相交于O点,若∠AOC = 30°,则∠AOD = _____.
4. 如图(2),AB⊥CD,∠1 = 30°,则∠2 = _____.
5. 在同一平面内a⊥b,c⊥b,则a____c.
6. 如图(4),若a∥b,∠1 = 50°,则∠2 = _____.
7. 如图(5),若∠1 =∠2,则_____∥_____.
8. 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
9. 图形平移时,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不但________且__________.
10. 如图(6):AB∥CD∥EF,则∠BAC+∠ACE+∠CEF = ________.
(二)、选择题:
11. 下列图中,∠1 与∠2是对顶角( )
12. 如图(7),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
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 = 140°,那么∠C是( )
A. 40° B. 140° C. 100° D. 180°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两条直线不相交是平行 D. 若a∥b,a∥c,则b∥c
二、综合运用:
例1 已知:线段AB及线段AB外一点P
(1)过点P作线段AB的垂线PD,垂足为D
(2)过点P作PE∥AB
例2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例3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 = 25°,求:∠2,∠3,∠EOB的度数.
例4 已知:如图AC平分∠DAB,∠1 =∠2,问:AB平行CD吗?为什
三、矫正补偿:(一)、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2.则∠1的对顶角
是_____,∠4的邻补角是______.∠2的补角是_________.
2.如图①,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即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
且a∥b,若∠1=118°,则∠2=_____;
3.推理填空,如图③∵∠B=___; ∴AB∥CD(____________);
∵∠DGF=___; ∴CD∥EF(____________);
∵AB∥EF; ∴∠B+___=180°(_________)
4.如图,OA⊥OB,OC⊥OD.若∠AOD=144°,则∠BOC=______.
(二)、选择题
5.如图②,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50°,则∠2=( )
A 50° B 130° C 40° D 60°
6.探照灯、汽车灯以及其它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有关,如 图9所示是一探照灯碗的剖面,从位于O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OC经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其中∠ABO=α,∠DCO=,则∠BOC的度数为( ).
A. B. C. D.
7.如图10,已知AB//CD//EF,BC//AD,那么图中与∠AGE(不包括∠AGE)相等的角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8.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四、完善整合:
1.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1 +∠2 = 180°,
问:∠3与∠4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 = 30°,
求∠C的度数.
3.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是分别位于AB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6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P,Q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
A
B
C
D
E
F
O
(1)
A
B
1
2
C
D
(2)
2
D
2
A
2
C
2
B
A
B
C
D
(7)
·
P
B
A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