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爱这土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0 15:34:06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哭泣的中华
——侵华日军暴行实录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件悍然入侵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抗战。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债!
南京大屠杀,尸体堆积如山
遭日军轰炸后的广州,满目疮痍,尸横遍野
重庆大轰炸惨不忍睹
轰炸香港
日本侵略者
投降签字仪式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5620多亿美元。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美丽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富饶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无比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历史悠久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诗歌赏析的方法提示: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所以如果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能抓住意象和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
借技巧抓关键,透过意象看主题
1、诗歌中鸟儿用 “嘶哑的喉咙”歌唱,她歌唱的对象是什么?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答: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
3、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问题探究
4、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问题探究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5、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答: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问题探究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7、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问题探究
8、分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的作用?
作用:
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集中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爱的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心情,是全诗主题的提炼与升华。
9、诗中 “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实际寄寓了诗人痛爱这苦难的祖国以及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的决心。
“鸟”
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死——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
“我爱这土地”
诗人
祖国
“鸟的形象”以及诗人的感情
10、这首诗的第二节有什么作用?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的概括和升华。表达出诗人对苦难的祖国,爱得深、痛得切的悲愤感情。
而第一节则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
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象征,排比
意象写实和象征手法交织
我爱这土地
意象
象征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诗人自己
祖国大地
抗争精神
曙光
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拓展延伸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可从下面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诗意的进行填空:
  笑容、笑眼、埋葬、融化、 夕阳、朝霞、啼血、圆润、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仿写诗歌
我爱这土地
仿写诗歌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被壮丽山河所簇拥着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讨论
今天世界的局势也不稳定,日本首相小泉不顾邻国反对,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教科书违背历史,美化他们的恶劣行径,现在又公然想侵占我国的钓鱼岛,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该怎么做呢?
请看下面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张帖子:
“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
打美国,我捐一年的工资
打日本,我愿捐命一条!!”
我爱这土地
练习
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能否把“嘶哑”一词换成“圆润”?为什么?
不能。诗人未用“圆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国热情。
3.“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土地怎样的感情?
这句隐含着献身之意,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课外延伸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臧克家的诗《老马》是使用象征性意象的典型的例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 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