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11 23: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周恩来
2.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取决于把苏维埃政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只能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东西建设共产主义”因此,苏俄决定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下表是1957年我国钢煤电生产的统计表,表中数据出现这样变化的原因是
项目
钢产量
煤产量
发电量
比1952年增长
296%
96%
166%
比1949年增长
33.9倍
4倍
4.5倍
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长
5.8倍
2.1倍
5.2倍
A.开国大典B.一五计划C.大跃进D.改革开放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人民共和国刑法》
5.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A.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建成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C.首次完成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D.建成武汉、包头两个钢铁基地
7.以下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南京长江大桥
8.下列属于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大成果的是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
C.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9.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制定经济计划的发展道路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
D.对外开放的道路
10.“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重要成果是(
)。
A.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B.选举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D.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定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①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
②广大人民、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③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通车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针对下表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没收官僚资本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进行土地改革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6.图中建筑物是一老公社遗址,2019年12月17日摄于余干县黄金埠镇,从照片中它的破败和杂草丛生能看出它代表的发展模式已被时代所淘汰,下列关于人民公社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58年兴起
B.其特征为“一大二公”
C.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17.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路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18.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
19.如果你作《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农村改革成果显著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二、简答题
20.情境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分析: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重要任务是什么?
21.(题文)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材料二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
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
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对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让我们回顾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什么时期?请举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4)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7.D
8.A
9.B
10.C
11.D
12.C
13.A
14.A
15.B
16.C
17.C
18.D
19.A
20.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1.(1)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三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2.(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社会主义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文化大革命;刘少奇案。
(4)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等。
23.(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