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导入新课
卖炭翁
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重点)
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难点)
体会诗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培养爱国、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
学习目标
作者
白居易
生卒年
772-846
朝代
唐代
字
乐天
籍贯
太原
评价
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钱塘湖春行》《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号
香山居士
作品风格
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资料链接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资料链接
辗(
)
辙(
)
敕(
)
叱(
)
系(
)
niǎn
zhé
chì
chì
jì
读准字音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唐]白居易
朗读训练
灰白
木柴
砍,砍伐
得到,获得
谋求
天明,天刚亮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读懂文意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因长年烧炭)变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和人都又困又饿,太阳也已经升得很高了,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读懂文意
轻快的样子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挂
同“值”,价钱
公文
皇帝的命令
掉转
吆喝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读懂文意
译文:那两个轻快地骑着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握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牵向宫中。一车炭,有很多斤,太监差役们硬要拉走,老翁是百般吝惜,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一车炭的价钱了。
读懂文意
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时间——冬天。
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整体感知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写卖炭翁伐薪烧炭、进城卖炭的艰辛。诗人从外貌、心理、行动上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表现了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整体感知
3.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
脸
焦黄色
鬓
灰白
手
乌黑
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精读品析
2.试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行简要赏析。
这里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同情。
精读品析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车辙已经结了冰,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精读品析
4.“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不写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只用七个字,就把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困”“饥”“歇”
三个字形象、准确地写出了老翁运炭的艰辛。
精读品析
5.“手把”“口称”“回”“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这种强盗行径的批判,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和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手把”“口称”
“宫使”的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回”“叱”“牵”
“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精读品析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卖炭翁是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在苦难之中无以为计、遭受掠夺、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形象。诗人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表现卖炭翁的苦难。首先是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将一个终日劳作、外表憔悴的老人形象展现了出来;其次是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将老人的复杂心理描摹得十分准确生动;再次从行动上进行描写,“晓驾炭车辗冰辙”“市南门外泥中歇”,将卖炭翁起早摸黑,辛苦劳作的情形描写得十分具体生动,以上种种都将卖炭翁身心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的“惜不得”,则表现了卖炭翁希望破灭后的无奈和悲哀。卖炭翁承受的苦,既来自艰辛的劳作,更来自宫使的霸道。
合作探究
1.通过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诗歌对人物的描写,着重从肖像、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肖像描写,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卖炭翁常年经受烟熏火燎的老迈与艰辛;动作描写,如“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刻画出宫使骄横跋扈的形象;心理描写,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矛盾反常的心理。
写作特点
课堂小结
2.运用对比手法。
诗中将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的巧取豪夺进行对比,将炭的价值与卖炭翁所得进行对比等。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与不幸。
课堂小结
卖炭翁
同情卖炭翁
揭露社会黑暗
烧炭之艰难
运炭之艰苦
夺炭之蛮横
卖炭翁
宫使
对
比
结构梳理
课堂小结
《卖炭翁》中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概括
课堂小结
苦辛吟
[唐]于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拓展阅读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重点)
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难点)
体会诗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培养爱国、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卖炭翁的故事。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自学展示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三、读懂诗意
1.读准字音
2.朗读诗歌
3.疏通文意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因长年烧炭)变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和人都又困又饿,太阳也已经升得很高了,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那两个轻快地骑着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握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牵向宫中。一车炭,有很多斤,太监差役们硬要拉走,老翁是百般吝惜,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一车炭的价钱了。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时间——冬天。
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写卖炭翁伐薪烧炭、进城卖炭的艰辛。诗人从外貌、心理、行动上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表现了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第二部分(2)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精读品析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
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2.试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行简要赏析。
这里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同情。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车辙已经结了冰,突出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4.“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作者不写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只用七个字,就把路远、车重、雪厚、人苦全部托出。“困”“饥”“歇”三个字形象、准确地写出了老翁运炭的艰辛。
5.“手把”“口称”“回”“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这种强盗行径的批判,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和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合作探究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卖炭翁是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在苦难之中无以为计、遭受掠夺、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形象。诗人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表现卖炭翁的苦难。首先是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将一个终日劳作、外表憔悴的老人形象展现了出来;其次是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将老人的复杂心理描摹得十分准确生动;再次从行动上进行描写,“晓驾炭车辗冰辙”“市南门外泥中歇”,将卖炭翁起早摸黑,辛苦劳作的情形描写得十分具体生动,以上种种都将卖炭翁身心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处的“惜不得”,则表现了卖炭翁希望破灭后的无奈和悲哀。卖炭翁承受的苦,既来自艰辛的劳作,更来自宫使的霸道。
七、课堂小结
(一)写作特色
1.通过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诗歌对人物的描写,着重从肖像、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肖像描写,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了卖炭翁常年经受烟熏火燎的老迈与艰辛;动作描写,如“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刻画出宫使骄横跋扈的形象;心理描写,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矛盾反常的心理。
2.运用对比手法。
诗中将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的巧取豪夺进行对比,将炭的价值与卖炭翁所得进行对比等。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与不幸。
(二)概括主题
《卖炭翁》中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