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20 17: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选自《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十九世纪英国宪法权威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有哪些特点?存在什么缺点?两条材料反映出二者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何在?
民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以古代雅典为代表的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鉴于直接民主制的弊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确立了间接民主制——代议制。什么是代议制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0的“知识链接”。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也有不同的形式。本专题我们就以英、美、法、国为例,来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
首先来看英国。这两个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首相卡梅伦,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呢?实际掌权的是首相卡梅伦,女王是国家元首,但是统而不治,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等大权是掌握在首相、内阁以及议会的手里。但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英国的国王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掌握各种大权的君主,而国王权力被削弱最后被剥夺各种大权,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光荣革命。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1、“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就已经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到1649年是英国的内战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反对国王,最后取得了内战的胜利,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接下来的11年间英国建立起共和国政体,实际上掌权的是克伦威尔,在克伦威尔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重新掌权,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这一段时间,先后统治的2个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恢复了天主教活动,并且迫害新教徒,而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般都是信奉新教,所以国王迫害新教徒的政策就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而在1688年,国王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任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准备传位于这个儿子,并且让他信奉天主教,詹姆士二世本来还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女儿Mary,是信奉新教的,嫁给了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到这个时候信奉新教的Mary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了防止天主教徒成为下一任国王,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以议会的名义邀请国王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威廉三世和国王的女儿玛丽都是信奉新教徒。威廉接受邀请,并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对王位的的继承权,并率军队来到英国,这个消息一传到伦敦,詹姆士二世闻风而逃,逃到了法国。复辟王朝的统治就此结束了,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成为英国的国王,历史上称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为“光荣革命”。
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但从阶级本质上分析,他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妥协。“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资产阶级开始掌权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一又出现复辟王朝该怎么办呢?
2、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1689)
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的稳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有利的形势,通过议会制定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法案就是《权力法案》。
阅读《权利法案》相关材料: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
投影: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的这些条款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答: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后来英国又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作了进一步的限制,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上任的英国国王必须是信奉新教的,不然就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同时任命大法官的权利也掌握在议会手里。
通过颁布《王位继承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令,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扩大了议会的权力。《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内容体现了法律至上和议会主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发展
但是《权利法案》并没有解决国家行政决策和执行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
请阅读“小密室的演变”一目内容,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①责任内阁制是如何形成的?
枢密院(国王最高咨询机构) 几个重要大臣小密室(内阁)讨论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惯例,这个惯例始自乔治一世,刚刚我们讲光荣革命的时候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和他的妻子玛丽二世入主英国,成为国王,他们两个驾崩之后是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即位,安妮即位之后一身都没有子嗣,所以传位给了在血缘关系上最亲近而且是信奉信教的汉诺威选帝侯,汉诺威是位于今天德国境内,即位后称为乔治一世。
在当时的欧洲,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有家族的概念,哪个家族统治哪个国家都是定型的,基督教主张一夫一妻,王后如果生不出孩子,这个王朝就没有继承人,又不能离婚,所以这个家族就会绝嗣,就没有了接班人,该怎么办呢?国王可能有N个情妇,N个私生子,但是私生子是没有权利即位的,所以一个王朝绝嗣之后就要找跟他这个家族血缘最近的人来即位。当时英国找到的血缘最近的又是信奉信教的人就是汉诺威选帝侯,是个德国人,德国是欧洲最早开始宗教改革的地方,大多数人都信奉新教。这就是乔治一世当上英国国王的原因,但是因为他从小在德国长大,只会说德语,不会说英国,所以内阁会议召开的时候他都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不出席。成为了一个惯例。
虽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但是总需要一个人来主持吧,后来主持内阁会议的那个人就成为了内阁大臣们的首领,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首领任首相。
②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如何?跟国王的关系又如何?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之所以叫责任内阁制,那是因为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的监督。
请找出以下材料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首相日记》
1745年10月13日,我是上议院的议长,昨天我当选首相并组建内阁,今天我参加了由国王主持召开的内阁会议。
1745年12月15日,我向国王报告了内阁之前的行政工作,并向他解释了内阁提出的增税计划。真郁闷,这个计划使我的内阁受到了下院的反对,我不得不在下院道歉,幸好之后保住了首相的位子。
在我国明朝时期,明成祖即位后开始设立“内阁”,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度正式确立;而在18世纪,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请思考: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不同?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解决国家行政决策和执行问题,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
二、英国代议制的完善
1、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里,议会的作用是很大的,议会选举规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议会的选举规则因袭的仍是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举权严格受财产限制,而被选出的议员大多都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
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和选举权。
①背景: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使得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2、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权力膨胀
19C70’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立法提案权、立法权
财政权
控制议会(议会监督权极其微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