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2 09: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与恩格斯共同完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燕妮,(1814~1881)德国人,马克思的妻子、助手和亲密战友。生于德国威斯特华伦的一个贵族家庭,燕妮和卡尔最早在孩童时候就一直是朋友,燕妮有着深褐色的头发,深蓝色的眼睛,在特利尔备受注目,是“特里尔城最美的姑娘”“舞会上公认的皇后”。
1843
年她与马克思结婚。为了马克思的革命事业,她几乎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马克思的家庭
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
我也能够把它念出!
温柔的风送来了燕妮的名字,
我将永远讴歌它——让人们知悉,
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燕妮!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我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致燕妮》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同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悼词。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悼词的特点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感情基调
一般是沉痛、悲伤及哀悼、惋惜
表达方式
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悼词的结构
开头
正文
结尾
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享年及其生前的身份职务
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
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要求等
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
):悼念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
第二部分(3—7):
评价
 
评说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8—9):
悼念
 
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阅读下面文字,体会其中的感彩,揣摩深刻含义。
第一部分
述其哀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这段文字交待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
⑴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⑵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2、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原因是什么?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停止思想”先表明马克思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其次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在思考
饱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3
、“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
“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与惋惜。
“安静地睡着”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
“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
加深。
第二部分
述其贡献
1、马克思的贡献有哪些?
科学家
革命家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创办革命刊物
创立第一国际
2、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哪一个?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既是一个科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革命家。但作为一个科学家,这“远不是主要”的。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而作为他事业的“顶峰”就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创办革命刊物








(5)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革命家
(6)
科学家(3~4)
马克思的科学观
1、第8段交待了几种对待马克思的态度?运用的怎样的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政府—驱逐他
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
革命战友—尊敬、爱戴、悼念他
第三部分
述其影响
对比
说明马克思的贡献巨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2、第8段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中“这一切”指什么?这一比喻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指政府驱逐他,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
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畏的气魄
和对政敌的蔑视。
3、第8段的段尾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对马克思作出怎样的评价?
  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一生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的一生,他的敌人全部是因为革命斗争才树立起来。
4、第9段“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句中“永垂不朽”如何理解?
  “永垂不朽”本义是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这里指马克思的精神和他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万古长存。既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忌恨 诬蔑
驱逐




尊敬 爱戴
怀念
是否可以先说革命家,再说科学家?
1.先说马克思是科学家,再说他是革命家。
使马克思的革命具有了科学依据,自然合理;先肯定其科学成就,引发的争议小,让人信服。
2.重点肯定马克思革命上的成就,用递进层层深入,以正视听,自然引出马克思值得尊敬、怀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马克思的逝世是一大损失。
二、马克思是科学家。
三、马克思是革命家。
四、马克思让人尊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