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
教学内容分析:
《吃西瓜》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的第六课时,是学生刚认识了简单的分数及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为五年级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打下基础。教材结合小熊吃瓜过程的情境,利用直观图形,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进而归纳出算法,达到熟练计算。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也理解的较好,但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第一次接触分数计算,理解算理和抽象算法都会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借助直观图形的操作,逐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突破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这阵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现在我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练习题,集体回答,以此来复习分数的意义、读法等。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藏在小熊哥俩吃西瓜的故事里。
1.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3.指名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还剩几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探索算法
1.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第一个问题)
(1)学习先独立列出算式,再指名上台写出算式。
(2)同桌讨论: false
(3)指名反馈解题思路、算法,集体评议。
(4)集体反馈,我边出示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5)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第二个问题)
(1)学生先列出算式,并指名上台板演。
(2)讨论:false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评议。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5)指导观察,小结算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小结算法。
(1)问:大家观察 false和 false
这两个算式,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3)由我小结,并板书: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4)齐读。
4.探索 :“false”(第三个问题)
(1)小组内讨论:还剩几分之几?
(2)指名上台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点拨:在这个算式中,可以把1看作false来计算。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依次出示教材第75页“练一练”中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个别学生完成的情况,集体评议。
3.及时纠正、强调。
四、总结课堂,问题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并采取了“数形结合”的方法,灵活地把握教材,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形象、直观、轻松的学习氛围,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板书设计:
吃西瓜
2700020104140 false
302768095250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4000020000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