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1881—1936)
?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现代汉语辞典》)
??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关于杂文
关于杂文
杂文的特点:
1、迅速反映社会现实(实效性上)。
2、短小精悍,语言犀利(内容上和表达上)
3、幽默感和灵巧性(语言上)。
4、议论形象化,多用典故、趣闻、笑话、传说等。
鲁迅杂文:“匕首” “投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都执行一条卖国投降路线,真是“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对中共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则实行残酷的、疯狂的反革命“围剿”。为了强化法西斯的思想统治,蒋介石还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平、和)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妄图用封建道德来抵制革命理论和思想传播。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革命阵营内部,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外。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一篇是《拿来主义》,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外国文化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写作背景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第5段)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7段)
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立)
驳论文:针对错误的观点加以批驳(破)
在批驳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立)。
议论文:
(破→立)
列现象→揭实质→论危害→提方法
与“拿来主义” 相对的几个“主义”
1、闭关主义
2、送去主义
3、送来主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
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
别人不来
丧权辱国
现象
危害
闭关主义: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送古董
送画
送活人
有去无回
现象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实质:“进步” (倒退、 媚外)
送去主义: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送去主义:
危害:
1、拿不出东西来,讨残羹冷炙做奖赏。(经济衰败)
2、不是“抛来”的而是“抛给”“送来”的(主权丧失)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主权丧失
“送来主义”
送鸦片
送废枪炮
送香粉
送电影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实质:
危害:
送来主义:
经济、军事、文化、精神侵略
吓怕了、发生了恐怖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
别人不来
封闭落后
“送去主义”
送古董
送画
送活人
有去无回
自己来拿
放出眼光
运用脑髓
“拿来主义”
送废枪炮
送香粉
送电影
“送来主义”
送鸦片
对待大宅子的几种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孱头
害怕继承,逃避主义者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全盘否定,虚无主义者
全盘接受,投降主义者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喻 体
本 体
做 法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精华与糟粕并存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吸收
批判吸收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摒弃
拿来主义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孱头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昏蛋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废物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使用:鱼翅、鸦片
存放:鸦片、烟枪烟灯
毁灭:烟枪烟灯、姨太太
立
破
占有
挑选
创新
新人
文章结构:
(1)举例论证
(2)比喻论证
(3)对比论证
(4)类比论证
(5)因果论证
论证方法:
3、语言特色:准确、生动、幽默、犀利
(1)
动词“先送一批古董”“捧几张 古画和
新画”“一 路的挂过去”
(2)
反语
“
发扬国光
“
显出一点进步了”
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语言艺术
叫做“发扬国光”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反语
动词
先送一批古董,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
准确、生动、幽默、犀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