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早已失传
复原品
地震学家 :原理性失误
新版统编本历史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删除了对“地动仪”的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3课
南朝 范晔
学习目标
1、了解《后汉书》的有关知识和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
2、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作者简介
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河南淅川)人。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此书对考核史事有参考价值,文字亦朴素精炼。今本《后汉书》包括梁代刘昭的增补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东汉,班固
南朝刘宋范晔编撰
西晋,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通史,
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
《史记》
西汉,司马迁
纪传体,断代史,
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如《苏武传》。
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如《张衡传》。
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
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人物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
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
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
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
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
色彩。
传记的种类:
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
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
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
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
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第一部分(1段)
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段)
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段)
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在三辅一带游学,于是进入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因此通晓五经书,贯通六艺。
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在之地。 京师:洛阳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经)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虽……而……”:相当于“虽然……但是……”。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
举孝廉不行:(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不行:没有去\不可以
连辟(bì)公府:屡次(被)公府征召。辟,召。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言语举止适度得体,态度平静,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们往来。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逾侈:过度奢侈。
班固《两都》:班固作的《两都赋》。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因以:通过它来
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写作“附会”。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累:多次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一篇《二京赋》,通过(它)来讽喻规劝(朝廷)。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征召,(他)也不去应召。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治学的态度:严谨、谦虚
为人的品行:
淡静:诸葛亮所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质朴、超逸、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求学经历
学识渊博
这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 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小结: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机巧: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
致思:用心思。
雅闻:常听说。雅,素常。
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
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再迁:两次迁升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在天文、阴阳和历算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研核:研究考验。
妙尽璇机之正: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璇机,玉饰的测天仪器。也写作“ 璇玑”。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于是他研究考验阴阳学,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天文学
天文学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顺帝:谥号,有褒贬,也有中性。
再转复为太史令:转任两次,第一次由太史令转任公车司马令,
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转任太史令。
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当世,指权臣大官。
徙:迁升,提拔。
去:离开
顺帝初年,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小结:“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正因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官以谋私利,不把学问当做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在科学上做出这样伟大的成绩。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复造候风地动仪:复,又再。候风地动仪,一种测验地震的仪器|一种测验风向的候风仪,和一种测验地震的地动仪。
员径:即圆径。员,通“圆”。
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状语后置。
(顺帝)阳嘉元年,( 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整个形状像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都柱:粗大的铜柱。都,大。
傍:旁边
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
关,枢纽、关键。 发,拨动。
牙机:枢纽和机件
尊:通樽,酒樽
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伺者:守候仪器的人
验之以事:用事实来检验。
合契若神:(彼此)符合,(灵验)如神。合契,符合、相合。
未之有也:从来没有这件事。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件事。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是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事实来检验,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件事。
学者:有学问的人
无征:没有应验。
驿:这里指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
所从方起:从哪个方向发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责怪地动仪不灵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它的奇妙。从此以后,(朝廷)就命令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候风地动仪
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
阳嘉元年
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时间
名称
质地
雕饰
外形
外部构造
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覆盖周密无际
内部机械构造
候风地动仪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侍者因此觉知。虽一弄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致,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作用
效果
评价
验证
使用
地震学
地震学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地动仪早已失传
复原品
地震学家 :原理性失误
新版统编本历史初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删除了对“地动仪”的介绍。
“地动仪是中华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各国科学家都在尝试复原,如果我们不把这件事做好,那就是罪过。
帷幄:这里指皇宫。
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
疾恶:痛恨。
目之:给他递眼色。
诡对:不用实话对答。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进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是谁。宦官们害怕张衡诋毁自己,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有对皇帝说实话。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小结: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国王:诸侯国国王
典宪:典章法制。
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
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治威严:治理严厉。治,治理。
阴知:暗中查知。 政理:政治清明。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治理严厉,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他政事处理得好。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致仕、告老、移病、解印、悬车
卒:天子崩,诸侯薨,大夫卒,士不禄,庶人死。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果断正直、聪明机智、果敢决绝、政绩卓越的廉吏。
小结:
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二京赋》、《思玄赋》
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
善机巧
《灵宪》 《算罔论》
候风地动仪、浑天仪
治威严、整法度
文
章
结
构
不慕权贵
上疏陈事,讽议左右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公车特征拜郎中
累召不应
再迁为太史令
再转复为太史令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
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拜,封官,任命,一般用于升任
征召
指官职调动,一般为升官
指官职调动,转任
官职调动,指升迁、提拔
总结:官职变动的术语
随堂练笔
结合你对张衡的了解,仿照给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颁奖词,为张衡写一段颁奖词。(50——80字)
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示例:
他才高不骄,他从容淡静,他谦虚好学,他锲而不舍。“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十年写就《二京赋》,精心制成地动仪。他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就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张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
员径八尺 (“员”通“圆”)
傍行八道 (“傍”通“旁”,旁边)
收禽 (“禽”通“擒”)
酒尊 (“尊”通“樽”)
尊则振龙 (“振”通“震”)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通假字
文言语法现象归纳
词类活用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
不好交接俗人(古:结交。今:接管、移交)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特点)
拜(古:授予官职。今:一种礼节)
郎中(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今异义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
?
未之有也???????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果地震陇西??????
讽议(于)左右???
视事三年?????????
??
(宾语前置)
(被动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省略句)
?(省略主语)
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