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云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化学课件: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3份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白云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化学课件: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3份打包下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21 09:54:32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单元内容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1、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研究方法
(1)氧化铜氧化法。利用氧化铜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采用高氯酸镁吸收水,用碱石棉吸收二氧化碳。以确定碳、氢、氧等元素。
(2)钠融法:可以确定氮、氯、溴、硫等元素。
(3)铜丝燃烧法:可以确定卤素。
(4)元素分析仪。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2、有机物最简式的确定
(1)最简式:又称实验式,指有机化合物所含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
(2)根据质量比求最简式:根据质量比求出各元素的物质的量比。物质的量的比即为各元素的最简式。
(3)根据质量分数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首先根据碳、氢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否有氧,并可确定氧的质量分数,再确定碳、氢、氧的物质的量之比。
〖练习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中C︰H︰O原子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
D.有机物中必定不含氧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2、有机物最简式的确定
〖练习2〗120℃下,某液态有机物6g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过足量的浓H2SO4后硫酸增重3.6g,剩余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溶液增重8.8g,求该有机物中所含C、H、O元素的质量分数和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分子式。
(2)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来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为:M=ρ×22.4g mol-1。
②根据相对密度来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Mb=d×Ma。
(3)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mol烃燃烧的方程式:
1mol含氧有机物燃烧的方程式: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练习3〗有实验式为CH2O的一元羧酸,为中和4.5g该酸,用去1.0mol L-1的NaOH溶液50.00mL,根据实验事实,该酸的分子式应为下列中的( )
A.C2H4O2 B.C3H6O3
C.C4H8O4 D.C6H12O6
〖练习4〗已知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 L-1,该烃的分子式是: 。
〖练习5〗某气态烃10mL和50m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刚好耗尽反应物,生成水蒸气40mL,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各20mL(各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烃的分子式为( )
A.C3H8 B.C4H6
C.C3H6 D.C4H8
C2H4
作业
作业本P2—P3
“1、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全部。(共10张PPT)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通常以共价键的形式相结合。
2、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C≡C—)、卤元素(—X)、羟基(—OH)、
醛基(—CHO)、羧基(—COOH)、氨基(—NH2)等,
还有羰基(—CO—)、醚键(—O—)、酯基(—COO—)等等。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3、核磁共振(1H—NMR)
(1)分析原理: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也就不同。
(2)实例分析:
C2H6O的结构式有两种:CH3CH2OH和CH3OCH3。其中CH3CH2OH分子中的H原子所处化学环境有三种,所以在1H—NMR图谱中有三个不同位置的峰,而且三个峰的面积大致是3︰2︰1,而CH3OCH3分子中的H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所以在1H—NMR图谱中只有一个峰。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练习1〗(2010浙江48)下列有机分子中的1H核磁共振谱图只出现一组特征峰的是( )
A.CH3OH B.CH3OCH3
C.CH3COOH D.CH3COOCH3
〖练习2〗(2008浙江47)用核磁共振的方法测定结构简式为CH3OCH3的有机物结构,其1H核磁共振谱图为(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练习3〗若用甲苯( )与Cl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产生的一氯代物可能有 种。
〖练习4〗(2007海南化学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4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4、红外光谱是用于有机化合物中基团的种类。因为不同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是不同的。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1、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有机化合物,使有机化合物更好地造福人类。
2、实例分析
(1)甲烷的氯代反应机理:自由基理论。
(2)酯化反应:同位素示踪法研究。
〖练习5〗在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含18O的水H218O,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18O在哪些物质中( )
A.乙酸、乙酸乙酯、水 B.乙醇、乙酸乙酯、水
C.乙醇、水 D.乙酸、水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
〖练习6〗新兴的大脑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的关系,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6个碳碳双键,学名二十六碳六烯酸,它的分子组成应是( )
A.C25H51COOH B.C25H39COOH
C.C26H41COOH D.C26H47COOH
作业
作业本P3
“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全部。(共10张PPT)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课时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单元内容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我国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什么?
1、原始社会末期,古人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制醋。
2、我国周代已使用靛蓝、茜草等天然染料染布。
3、史料记载,公元前1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批天然气井——能源利用。
4、西汉初期发明造纸。
5、我国3000前以粮酿糖。
6、更早食用植物油和动物油——油脂利用。
7、公元前1世纪发展本草医学。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1、在18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次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
2、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先在实验室里,在制取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时制得了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可见尿素和氰酸铵互为同分异构体。他的实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
3、中国科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标志着人类合成蛋白质时代的开始。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提取
B.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C.德国化学家维维勒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
D.人们能够合成一些简单的有机物,但不能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应用
人类已知的物质大约有3700万种,而95%以上是有机化合物,而这些有机化合物大多数是由人工合成的。
它涵盖了农业,如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刺激素等;
轻工业,如医药、染料、香料、涂料、合成塑料、黏合剂、表面活性剂等等;
重工业,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发动机燃料及添加剂等等;
国防工业,如炸药、高能燃料、特殊合成材料等等。
〖练习2〗(多选)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的各种性能都比无机物好,所以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洗衣粉是的主要有效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有机物
C.白酒是一种有机物
D.我们使用的涤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但以下含碳物质不是有机物:碳的所有单质、CO2、CO、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如CaC2)、氰化物(如NaCN)、硫氰化物(如KSCN)等物质属于无机物。因为这些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
〖练习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2SO4 B.NaHCO3
C.CH3OCH3 D.KCN
〖练习4〗(2009浙江1)李明同学上学时所带的饭盒是聚乙烯(PE)材质的,所有的文具盒是聚氯乙烯(PVC)材质的,PE和PVC都是重要的有机材料。这两种物质中均含有的元素是( )
A.C B.N
C.O D.S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有机物与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区别
〖练习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易燃烧,不耐高温
B.有机物的化学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C.有机物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都很小,多数需要使用催化剂才能发生反应
D.有机物都不能导电,通常可作为绝缘材料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有机物与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区别
〖练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作业
作业本P1—P2
“第一单元”全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