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6 哈姆莱特 课件(25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6 哈姆莱特 课件(25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2 12: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导入
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
“时代的灵魂” ——本·琼斯
莎士比亚(1564-1616)
作品简介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四大悲剧
四大喜剧
HAMLET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
《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
《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剧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作品通过这一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
背景介绍
哈姆莱特有着复杂的性格、崇高的理想;他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内向,过于审慎,加止势单力薄,造成行动上的延宕。他虽然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也只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可以说,他是一个悲剧英雄。莎翁借他的口,实则表达的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
课文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剧情介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哈姆莱特》插画
剧情介绍
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第五幕: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死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因中毒剑而亡。
1
2
3
4
5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叔父谋害了他,然后和哈姆莱特的母亲结婚,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三幕: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把鬼魂所讲的谋杀老王的情节编成戏演给国王看,证实了克劳狄斯的恶行,并误杀了正在偷听他和王后谈话的的弄臣波格涅斯。
第二幕:克劳狄斯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哈姆莱特准备证实鬼魂的话后再实施复仇计划
第四幕:克劳狄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被哈姆莱特识破,反借英王之手杀死检视自己的朝臣。
共五幕二十场,课本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
全剧简介
剧中人物关系介绍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老国王
克劳狄斯
波洛涅斯
奥斯里克
奥菲莉娅
雷欧提斯
霍拉旭
罗森格兰兹
吉尔登斯吞
夫妻
兄弟
弑兄夺位
父子
挚友
君臣
父女
父子
同学
同学
恋人
误杀
背叛
背叛
夫妻
母子
失足溺水
剧中人物关系介绍
哈姆莱特的复仇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莱特
克劳狄斯
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
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
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克劳狄斯
乔特鲁德
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哈姆莱特
雷欧提斯
{0E3FDE45-AF77-4B5C-9715-49D594BDF05E}脚镣
玉玺
戕害
繁文缛节
陛下
殿下
字词积累
liào

qiānɡ

残害,伤害。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对君主的尊称。
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
小结
密谋试探
王后与近臣对白
国王与波洛涅斯对白
善于应变
敢于斗争
识破试探
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
与奥菲利娅的对白
嫉恶如仇幼稚草率
再次密谋
国王与波洛涅斯对白
用于自责勇于斗争
1.话剧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说明。
鉴赏戏剧
国王 (旁白)啊,这句话是太真实了!它在我的良心上抽了多么重的一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难堪的重负啊!
  这段台词真实地暴露了国王的内心世界,把国王的虚伪、丑恶和内心的不安揭开了给人看。
2.哈姆莱特决心为父报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那么他为什么有意假装成疯子?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莱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
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
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1.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2.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
3.我没有爱过你。
4.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
5.你们的烟视媚行,淫声浪气……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我再也不敢领教了。
6.出家去吧(出现4次)
一种是指他的母亲。
一种是指奥菲利娅。
让情人出家,一方面是王子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王子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她,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很难保全自我,不如趁早避开。但奥菲利亚不能理解这一点,对于王子其它的话也不能理解,因此非常伤心,觉得自己“真是受了骗了”,要将王子送的礼物还给他,甚至认为他真的疯了,希望神明能让他清醒过来,整体上看,对话表现了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后的内心痛苦。
在王子和奥菲利亚的对话中,王子为什么多次让奥菲利亚出家?对话表现了两人之间怎样的冲突?
3.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思想?
鉴赏戏剧
在父死母嫁的悲剧发生之前,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理想崇高、思想深刻,相信理想是会实现的。他肯定人、相信人,由衷地赞美人。他能平等待人,不以王子自居。他反对封建的血统论,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子上两道不同的菜。”他肯定尘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父亲去世后,他是忧郁的。母亲的改嫁,好友的背叛,自己心爱的人在爱情上受其父亲影响而对爱情并不坚定。在对复仇这件事上他是犹豫不决的,错过了很好的复仇时机。从为父报仇(装疯等待机会)上看,他又是富有行动力的。
快乐的王子
“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奥菲利亚
忧郁的王子
“人,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
“人间,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原。”
“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又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哈姆莱特
犹豫的王子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hamelt
如何看待王子复仇过程的犹豫、延宕
鉴赏戏剧
别林斯基认为,哈姆莱特的延宕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和个人心性,即一个人文主义者想要彻底改变世界、消灭罪恶而在行动上的审慎选择所致。
歌德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美丽、纯洁而又道德高尚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天性软弱,意志薄弱的人,所以当“一件伟大的责任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悲剧就不可避免;
屠格列夫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不能像堂吉诃德那样说干就干,最后只能将结果交给命运.
如何看待王子复仇过程的犹豫、延宕
鉴赏戏剧
①外部障碍:敌人太过强大,困难重重,因此不免顾虑;
②内部障碍:性格缺陷,试图彻底改变世界却连自己也改变不了,想的太多,行动太少。
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主观原因
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
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主旨探究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怎样理解类似B站弹幕的二次创作?
《新白娘子传奇》中小青问许仙,你会治什么病?弹幕:蛇精病。
《还珠格格》中尔康说:“紫薇,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弹幕:爱我中华。
《风云雄霸天下》三分归元气。弹幕:七分靠打拼
还有恐怖片经常看到的,前方高能,弹幕护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信关于类似的“神吐槽”、“神弹幕”你也看过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创作”算不算创作,如果算,有什么时代意义?
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