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有条不紊
繁而不冗
——说明的顺序
1.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一、温故知“序”
说说以下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演变、历史,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
1、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
《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
《梦回繁华》
画面开卷处近郊风光
画面中段
汴河两岸
后段
市区街道
按照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或从正面到背面,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东南西北、或从外到里等等,依次说明。一般用表示方位变化的词语来展开说明,用于介绍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图画、器物、工艺品、建筑物、园林、景点等。
2、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
说说以下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叶圣陶
3、逻辑顺序——抓思维的规律
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由特点到用途等顺序。
理清顺序应关注一些起关键作用的关联词,如“总”“因为(由于)
…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
二、慧眼辩“序”
判断一
判断二
判断三
我来判一判:
说明的顺序
排序一
排序二
我来排一排:
说明的顺序
四、我来说一说
选择说明的顺序的方法:
与说明对象有关。
如果介绍图画、器物、工艺品、建筑物、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
顺序;
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工序,我们主要采用
顺序;
如果介绍事理,一般采用的是
顺序。
空间
时间
逻辑
朱地云纹丝带
奖牌正面
奖牌挂钩
奖牌背面
1、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说明的顺序安排合理的是(
)
①奖牌背面是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②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③奖牌正面是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④奖牌丝带是由机织而成,采用朱地云纹,工艺精美,喜庆祥瑞。
正面——背面——挂钩——丝带
从正到背,从下到上的空间顺序
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选择说明的顺序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内容较多,往往是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多种说明顺序配合使用。
如《中国石拱桥》全篇采用了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与说明内容有关。
三、妙笔用“序”
①确定说明对象
②考虑写哪些内容
③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④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
1、书房的位置
2、书房的大小:长、宽、高
3、书房的名称及其由来
4、书房内的物品摆设及其功用
立足点:站在中间(看到什么)
1)前边——阳台、窗帘、书桌(桌上摆设)
2)左边——书柜(有序的各类图书)
3)右边——衣柜
4)后边——中国地图、单人床
5)上面——吊灯
5、感受、结尾
我的小天气——书房兼卧室
我拥有一间房子,它是我的小天地——书房兼卧室:它南北长6米,东西宽3米,高2.9米。
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面墙上高2米、宽1.5米的窗户。窗的正下方有一张写字台,与卧室的门相望。在写字台的前面,放着一把舒适的靠背椅。
在房间的西北墙角,有一张小铁床,那就是我亲爱的“窝”,床头朝北。
现在,再把目光转向房间的东北角,那里,面朝西摆放着一个书柜。书柜与南墙的居中位置放有一对单人沙发。房屋的中间,摆放着一个方桌,方桌的下面放有一把靠背椅。
这就是我的小天地。
学生作文展示:
我的小天地——书房兼卧室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正中
上面
背后
两旁
四周
殿顶
中央
下面
返回
1、《故宫博物院》选段
2、下面是关于太清宫的有关说明,合理的说明顺序是(
)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
返回
3、下面是物候现象来临决定的因素。合理的说明顺序是(
)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②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④首先是纬度
返回(共22张PPT)
有条不紊
繁而不冗
——说明的顺序
1.片段写作,学习运用不同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学习目标
一、运用方法,整合信息
对照以下给出的说明语段,找出标出标志说明顺序的词语。
学习活动一
片段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片段二: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片段三: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正确使用标志性的词语,能使介绍更清楚。
归纳小结:
时间顺序的说明语段一般要运用表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空间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逻辑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词语。
学习活动二
讨论:假如要写一座建筑物,可能会采用哪些说明顺序?
对于同一座建筑物,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要介绍的内容不同,采用的说明顺序也会不同。如果介绍该建筑物的历史变迁,应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应采用空间顺序;如果介绍该建筑物的某个特点及其构图,应采用逻辑顺序。因此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写作说明文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二、题目解读,严谨表达
介绍一件科技新产品
题目: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学习活动三
题目解读:我们可以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宜的话语方式进行表达。如为儿童介绍,可以采用童话体或者拟人化的方式来叙述,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为长辈介绍,可以采用问答式来安排行文。
学习活动三
可以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以及网络相关资料,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然后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说明内容,确定介绍的重点与难点,再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组织全文。注意不能照搬产品说明书,或者直接从网络下载资料编辑而成,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
学习活动三
神奇的智能手机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神秘嘉宾叫智能手机。那什么是“智能手机”呢?它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一类手机的总称。①
①点明说明对象,并介绍智能手机的概念。
优秀范文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于1993年。智能手机是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手机通话功能,但是由于用户对于掌上电脑处理个人信息的依赖,又不习惯于随身同时携带手机和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智能手机诞生了。②
②介绍智能手机的诞生过程。
智能手机可谓神通广大。除了可以上网、拍照外,还为人们出行提供了诸多便利。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会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而各种地图类应用软件的出现也让手机完全可以胜任搜索地址、查找路线、电子罗盘导航等功能。开车出行,随时在车载支架上放置一部手机就可完成导航操作。同时,可以借助滴滴、Uber这样的应用软件在家或办公室里提前约好车,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功能快速完成支付操作。③
③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出行方面的功能。
智能手机同样为吃货提供了很多便利,只要打开点餐类APP,我们就能找到附近评分高的餐厅,而且还可以查看网友们推荐的各种菜系。只需要点点手指就可以完成订单,之后在家等待上门送餐就好了。这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是一种互惠的选择。④
④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就餐方面的功用。
此外,QQ、微信等即时通信的普及应用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借助智能手机,社交活动变得更加快捷简单。同样,智能手机的便携性让喜欢玩游戏又腾不出更多时间的游戏达人可以在等车、等人,甚至上卫生间的工夫轻松开战。⑤
⑤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社交和娱乐等方面的功用。
智能手机大多有手动和语音两个操作系统。在使用之初,可以在“设置”按键里找到语音设定键,把开机、锁屏、查找、保存、打电话等常用功能开通语音系统,使用时,只要你能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诉求,智能手机就会满足你的很多要求。当然,更多人还是习惯手动系统。手机机身侧面有开
关机、语音调整键,可以通过按动键的两端开关使用相应功能。关于手机锁屏功能,我们可以用人脸、指纹、图形、数字密码等加锁,同时也使用这些设置过的指纹、图形、数字密码等解锁。打开手机后,可以在屏幕上通过手指滑动,自由选择界面和该界面上的各种功能。如点开微信图标,用手指触屏点开里面的各个功能的界面即可。⑥
⑥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常用的操作方法和按键的功能。
智能手机的存在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有专家预言,未来的智能手机会变成真正的智慧手机。未来的智慧手机不仅能与人类对话,甚至能以人类的思考方式来理解人类诉求,快速、精准地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⑦
⑦总结上文,展望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师点评
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文章开篇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精准地给“智能手机”下定义,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文章中间运用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智能手机的常见功用和操作方法。本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