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左传
目
录
壹
课前导入
贰
写作背景
叁
疏通文意
肆
思考探究
伍
课后练习
壹
课前导入
●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长勺之战就是其中之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战例?
? 巨鹿之战: 项羽 VS 章邯
? 官渡之战: 曹操 VS 袁绍
? 夷陵之战: 陆逊 VS 刘备
贰
写作背景
●长勺之战作战背景
●参战国:齐国齐桓公 VS 鲁国鲁庄公
●参战缘由:鲁国曾帮助齐国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之位,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以此借口讨伐鲁国。
●作战地点:长勺
叁
疏通文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军队
指鲁庄公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参与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虚夸。这里指虚报,以少报多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赐福,保佑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指诉讼事件
明察
诚,诚实。这里指诫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跟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第二次
穷尽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推测,估计
埋伏
肆
思考探究
一、梳理情节
阅读课文,仿照示例,复述课文
请见
论战
参战
释疑
二、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4分)
1、政治上取信于民。
鲁庄公和曹刿战前的对话表明,唯有君主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样尽职分的事,才可以作战。
2、军事上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把握时机。
曹刿根据齐军情况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待齐军“三鼓而竭”才出击,取胜后视“辙乱旗靡”再乘胜追击。
三、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曹刿请见,表现出他的爱国品质
曹刿参战与释疑,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刿问战,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
四、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政治上无能/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小惠和祈求神明的保佑上
敢于纳谏,面对平民出身的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听取意见
军事上无知,作战时急于攻击和追击
礼贤下士,亲自参战,任人唯贤
不耻下问,战后问战,不因胜而自喜
伍
课后练习
《左传·子鱼论战》
解释红色字(2分)
结合文本概括宋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