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指导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开发者。在课程定位、课程理念统引下,我校体育组着重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课堂导引活动研究”的建构来布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在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体育课堂”为背景的教学新模式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在基础课与特色课交互式的体育教学中,以“启发、激励、点拨”为主要手段,着力体现教学中思想性、兴趣性、互动性,力求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思、行”中体验和领悟体育课中的学、练方法。
二、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快速跑的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主要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技术。在教学中,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并紧密围绕新课标来展开教学,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化手段,将书本上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电脑平板中,对该技术动作的示范反映,更直观的优化了教材中枯燥的技术讲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是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我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增加了器材的趣味性和竞争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异的心理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平板电脑作为我教学中的开场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直观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方法。在学法上,我采用了尝试法、展示法与评价法等方法。
五、教学设计
开始部分:以严肃的课堂纪律和整齐的队列练习展现我校军体化体育课堂常规。
准备部分:我安排了螺旋跑,激发学生对跑的兴趣;绕场地器材蛇形跑,带领学生熟悉场地及器材。达到了热身的效果,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本部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学练、展示评议、分组练习和游戏竞赛四个部分完成。第一步,自主学练。我通过设疑,将学习任务放在平板电脑中,让学生带着怎样合理快速的通过所有障碍这一疑问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分组体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一,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交流;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第二步,展示评议。让各组抽取一名学生进行展示,其余同学对如何快速合理的穿过所有障碍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适时归纳总结并讲解钻绕跨跳的动作要领,观察学生的错误动作,特别是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与示范,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正确优美的示范,来帮助学生建立好正确的动作概念。第三步,分组练习。由每组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进行练习,初步掌握钻绕跨跳技术动作。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第四步,游戏竞赛。通过组与组之间的过障碍竞赛,巩固所学技术动作,鼓励创新变换器材的摆放位置,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结束部分:通过自主放松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
教授
年级
六年级(水平三)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1.障碍跑
2.游戏:争分夺秒过四关
教学
目标
1.学生在分组练习中能积极参与。
2.90%的学生基本掌握钻绕跨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85%的学生能正确快速的完成钻绕跨跳的技术动作。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全身的协调性以及快速通过障碍奔跑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游戏环节中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能用快速的方法通过障碍
难点:通过障碍时的连贯衔接
教学
阶段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
及要求
场地器材
时间
军
体
常
规
1.课堂常规
2.安全教育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注意事项
1.提前到场,检查场地器材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组织形式:
要求:
集合做到
快、静、齐
提前准备的器材有:跳绳、跨栏架、软式跨栏架、标志桶
5
分
钟
激
趣
热
身
进
入
主
题
1.军体队列练习
2.趣味螺旋跑
3.趣味热身操
1.按教师口令,进行队列练习
2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做热身活动
1.口令声音洪亮,讲解精简易懂
2.口令提示并带领学生做充分准备活动
趣味螺旋跑组织形式:
20米距离摆放四种器材,共4组
10
分
钟
增
智
促
技
巩
固
知
识
一、趣味障碍跑
1.自主学练
2.展示评议
3.分组练习
4.游戏竞赛
二、游戏:争分夺秒过四关
1.根据平板电脑上的提示内容,带着疑问探究学习,尝试练习。
2.仔细观察老师与同学展示的动作区别,积极思考与评价,仔细看教师示范正确动作。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运用所学技术再次通过障碍。
4.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游戏,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1.教师分发平板电脑给组内学生观看,设疑提问:如何才能更快的通过四种障碍?提出探究学练的要求。
2.教师讲解并归纳总结钻绕跨跳的动作要领,观察学生的错误动作,特别是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展示评议。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
4.组织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进行游戏竞赛。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游戏方法与规则:
男女分组,以接力形式通过所有障碍后快跑返回,以男女最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
要求:
1.碰倒了障碍,须扶起来重新通过障碍再继续前进。
2.回到队列中一定要跟下一名同学击掌,下一名同学才能跑出。
20
分
钟
恢
复
身
心
1.放松身心
2.总结与评价
3.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1.认真放松
2.自我评价
3.体委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1.组织学生参与放松练习
2.教师进行总结与鼓励
3.布置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
散点站位
收回器材入器材室
5
分
钟
预
计
心
率
预计平均心率:120±5次/分
预计最高心率:130±5次/分
(预计出现在30分钟时)
预计练习密度:45%±5%
心
率
图
总
结
通过检测,全体学生能积极参加障碍跑的练习与游戏中;90%的学生基本掌握钻绕跨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85%的学生能正确完成钻绕跨跳的技术动作。在练习与游戏中,95%以上同学能为自己的队互相加油鼓励,体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本课目标达成率较好。
下面,我从以下几点对本节课进行课后总结:
1.教学内容导知导趣
本课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疑提问,探究学习,合作共赢,使枯燥的内容变得充满童趣与良性竞争,不仅导知,并且导趣。
2.练习做到层次性
在“分组练习”中,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层次的因材施“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增高跨栏。这种既有弹性又有层次的练习,把练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评价关注差异性
在分组练习中,尤其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以正面、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身心得到发展。
4.器材力求新颖性
趣味田径器材,让跑的练习因为器材的丰富而变得有趣。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找到一种既安全又实用的器材用于教学与训练之中,已经成为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5.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性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我组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们大胆尝试,将书本中的技术动作,通过平板,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不足之处:
1.对钻绕跨跳四个技术动作的讲解言简意赅,将更多的讲解性术语改编成口诀,方便学生在练习中快速的记住动作要领,加深对技术动作的印象。
2.在四个障碍的分组练习中,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进行轮换练习。这样,学生参与练习的频率增加,以此达到提高心率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表现的机会、合作的场合、有趣的情境,在“玩中动,动中乐,乐中练”,学生的表现将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