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体育 《校园定向越野跑》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体育 《校园定向越野跑》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4-13 08: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校园定向越野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设计了以智慧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运动项目——校园定向耐力跑。其运动及趣味性、挑战性和科学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此时的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在心理方面,学生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逐渐形成,有了一定的组织力,竞争意识强。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定向越野的形式为主导进行设计,在没有专业定向器材的情况下,通过定向越野的教学思路结合一般上课的形式,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的定向运动;通过操场上的自制点标记,结合定向图纸进行教学。在点标记上放置古诗词、测试心率以及常识性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发展学生耐力跑的能力,最后通过古诗词和常识性知识来对照答案确定学生的定向能力是否正确。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又激发了锻炼的积极性。
四、课时计划:
共安排3节基础定向运动课,分别为体验课、基础课一(个人定向赛)、基础课二(团体赛),本次课为第二课时。
校园定向越野跑教案
年级:六年级 教师:
教学
内容
1、校园定向越野跑 2、游戏:解手链
教学
目标
1、在了解定向跑的知识下,掌握耐力跑的动作方法及呼吸节奏,提高耐力跑的技术。
2、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对耐力跑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跑时动作协调,步幅均匀。
难点:呼吸自然,有节奏。
程序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




一、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
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提出要求。
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法:宣布课的内容及提出本课要求。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口令正确,表达自然。
队形:
◎◎◎◎◎◎◎◎
◎◎◎◎◎◎◎◎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队伍整齐。
2分
二、




一、快速反应跑、跳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前后小步跑以及侧向并步跳,当教师发出口令和手势时学生向反方向快速移动。
二、专项热身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扩胸运动 4.后踢跑
5.开合跳 6.并脚跳
7.转体跳 8.弓步跳
9.登山跑 10.转体跳
教法:
1.讲明每组学生跑动路线的要求和时间。
2.教师口令提示,语言鼓励学生练习。
3.观察学生练习并及时纠正。
要求:
1.动作优美。
2.手势与口令及时、协调。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1.自主观察学习,发现规律。
2.积极参与练习,尽快热身。
3分
5分

三、




一、定向耐力跑
1、讲解规则
2、要求运用提前识图先看后打点的技术。
3、始终确定地图的方位与实地方向相同(向北),确定人转图不转。
4、根据人数分6-8组。
5、各组统一出发。
6、回到终点以后分组讨论,总结。

二、游戏:解手链
所有学生交叉手牵手结成一个圆圈,学生们这时是亲密无间紧紧相连的,限制学生行动的同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解开交叉的双手围成一个圆圈。
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识图跑,今天我们看一下同学们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自己的路线。(计划时间男生12分钟,女生15分钟)
2.教师讲解找点规则及要求
3.讲解定向跑技术:提前读图,确定人转图不转,看点打卡,跑中识图,回到终点以后分组讨论。
4.集合以后讨论,教师引导:
a.智能、体能和技术的关系
b.迅速判断方向的技术
c.步幅均匀,呼吸自然
5.教师引导、巡回、指导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2.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3.教师巡回指导游戏。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讨论进行找点。
3.熟记跑时动作协调,步幅均匀。
4.呼吸自然,有节奏。
5.牢记定向跑动技术:
看图时,左手水平持图,右手摆臂,提前读图,快速反应。
6.严格按照定向程序进行跑动。
7.完成比赛后站在等待区。
1.学生认真听讲。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方法。
3.同学之间协同配合进行游戏。
25分
四、


部 分
1、放松练习
2、小结本课
3、师生再见
教法:
1.组织全班集体放松
2.教师讲解本节课的优缺点
3.教师多语言鼓励学生
要求:
1.身心放松
2.总结定向运动意义乐趣
5分





场地:
校园田径场
器材:
标志桶、图纸、秒表。
最高心率
140-150次/分
授课记录
平均心率
110-120次/分
密度预计
80-8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