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八章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2.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
C.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可用作( )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
4.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KNO3 B.K C.KOH D.KCl
5.下列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
A.CO(NH2)2 B.Ca3(PO4)2 C.(NH4)2SO4 D.KCl
6.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3(PO4)2属于复合肥料
B.钾肥有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作用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尿素等氮肥
7.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Ca3(PO4)2 D.NH4Cl
8.学会区别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各组肥料区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K2SO4与Ca3(PO4)2:看外观
B.NH4HCO3与KCl:闻气味
C.NH4Cl与K2SO4:加水,看能否溶解
D.(NH4)2SO4与NH4NO3:制成溶液,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9.下列化肥中,从颜色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碳酸氢铵
10.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硝酸钾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钙 B.盐酸 C.硝酸钡 D.硝酸银
11.下列化肥从气味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的是( )
A.NH4HCO3 B.NH4Cl C.KNO3 D.(NH4)2SO4
1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尿素 D.磷矿粉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
B.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白色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C.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五氧化二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黑色固体变为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出热量
B.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浅
C.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研磨硫酸铵与消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先熔化后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
1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把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会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铝制品用钢刷擦洗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雨水淋过的自行车先用干布擦,再用带油的布擦
19.化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了解生活,并指导我们进行生产活动。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施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长期施用对土壤都没有不良影响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防止发生爆炸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山洞前应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吸附作用
20.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将下列物质前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氢氧化铝 ②消石灰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气 ⑥硝酸钾
A.一种复合肥是 B.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C.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D.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E.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F.可用于制肥皂的是 .
22.小雅帮奶奶养花,从某宝网上买了一小包主要成分为KNO3的化肥,该化肥属于 (选填“氮”或“磷”或“钾”或“复合”)肥。
23.在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钙、尿素几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可以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 。
24.在实验室鉴别常用的硫酸铵、磷酸钙、硫酸钾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的是磷肥,然后鉴别剩余两种化肥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
27.质检人员义务为农民检测化肥(如图),她们抄取化肥袋上化肥的名称:碳铵、氯化铵、硫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若你参加了检验组成员,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这些化肥?
[设计实验1]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设计方案如下(不填表格):
收集到的各种化肥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观察外观,将上述化肥初步分类。你认为灰白色化肥一类是① ;其它为白色。
闻气味:在白色化肥中能闻到明显气味的是碳铵,该化肥被检验出来。
溶解性: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② 。
[设计实验2]对没有区分开的白色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进行研磨有氨味的是③ ;写出一个研磨有氨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⑤ ;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⑥:
1 2 3 4 5再检验阴离子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化学肥料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复合肥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某复合肥料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从肥效的角度看,该复合肥料对促进水稻的穗数增多、籽粒饱满起有效作用的主要元素是 ;
该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则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化学性质是 。
五.推断题(共2小题)
29.化学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①氯化钠溶液 ②金刚石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溶液 ⑤肥皂水 ⑥钛合金
其中可用作人造骨骼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 ;常温下,①③④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 顺序为 .
(2)KNO3属于 肥.
(3)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就能防腐,其原因是 .
30.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Ⅰ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八章化学肥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故选项错误。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
C.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分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硝酸铵的类别考虑;
C、根据NH4NO3溶液的pH=4,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某NH4NO3溶液的pH=4,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NH4NO3是由铵根和硝酸根组成,属于铵盐,是一种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可用作( )
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KNO3 B.K C.KOH D.K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B、钾属于金属单质,不能作钾肥,故选项错误。
C、KOH具有强烈腐蚀性,不能作钾肥,故选项错误。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
A.CO(NH2)2 B.Ca3(PO4)2 C.(NH4)2SO4 D.KCl
【分析】常用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此铵根离子遇到氢氧根离子会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解答】解:A、CO(NH2)2属于氮肥,不是铵态氮肥,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属于磷肥,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选项错误;
C、(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铵根离子遇到氢氧根离子会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选项正确;
D、KCl属于钾肥,因此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肥的种类、有关氮肥的性质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3(PO4)2属于复合肥料
B.钾肥有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作用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尿素等氮肥
【分析】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B、根据钾肥的作用考虑;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
【解答】解: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Ca3(PO4)2属于磷肥,故A说法不正确;
B、钾肥有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作用,故B说法正确;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故C说法正确;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分类。
7.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Ca3(PO4)2 D.NH4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
D、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
8.学会区别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各组肥料区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K2SO4与Ca3(PO4)2:看外观
B.NH4HCO3与KCl:闻气味
C.NH4Cl与K2SO4:加水,看能否溶解
D.(NH4)2SO4与NH4NO3:制成溶液,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分析】A、根据K2SO4、Ca3(PO4)2颜色、状态进行分析;
B、根据NH4HCO3、KCl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C、根据NH4Cl与K2SO4的溶解性分析;
D、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解答】解:A、K2SO4与为白色固体而Ca3(PO4)2为灰白色固体,所以看颜色能区别K2SO4和Ca3(PO4)2,故A方法正确;
B、NH4HCO3与不稳定,容易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KCl无味,所以能用闻气味区别NH4HCO3与KCl,故B方法正确。
C、NH4Cl和K2SO4均能溶于水,加水看溶解性不能区别NH4Cl和K2SO4,故C方法不正确;
D、由于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将两种化肥制成溶液,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能区别两种物质,故D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物质鉴别题,能对各选项中的物质的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前三项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区分,只有后一项是利用了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9.下列化肥中,从颜色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碳酸氢铵
【分析】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氯化钾、硝酸钠、碳酸氢铵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钾为白色晶体。
B、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
C、硝酸钠为白色晶体。
D、碳酸氢铵为白色晶体。
氯化钾、硝酸钠、碳酸氢铵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看与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
10.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硝酸钾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钙 B.盐酸 C.硝酸钡 D.硝酸银
【分析】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都是铵态氮肥,而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但是硝酸钾不能够和碱反应,可以据此作答.
【解答】解: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四种化肥中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都是铵盐,因此它们遇到碱性物质时都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硝酸钾不能,所以可以用碱来和四种化肥反应,没有氨味气体产生的为硝酸钾,而四个选项中属于碱的只有氢氧化钙;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铵盐鉴定的考查,只要知道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的性质及可解决此题.
11.下列化肥从气味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的是( )
A.NH4HCO3 B.NH4Cl C.KNO3 D.(NH4)2SO4
【分析】通过闻气味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说明该化肥分解能产生具有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HCO3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B、NH4Cl见光、受热不易分解,没有明显气味。
C、KNO3见光、受热不易分解。
D、(NH4)2SO4见光、受热不易分解。
通过闻气味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的是NH4HCO3。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氢铵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尿素 D.磷矿粉
【分析】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硫酸钾、硝酸铵、尿素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上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
B.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白色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C.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能够吸收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能够吸收水蒸气,放置于空气中时,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溶液的颜色.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五氧化二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黑色固体变为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铵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出热量
B.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浅
C.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分析】A、根据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浅,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属于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硫酸铝溶液呈无色,铜是红色固体,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研磨硫酸铵与消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先熔化后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
【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黄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研磨硫酸铵与消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先熔化后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
1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把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会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把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铝丝表面会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铝制品用钢刷擦洗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雨水淋过的自行车先用干布擦,再用带油的布擦
【分析】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
电器沾水后容易被腐蚀、短路;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
铁制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
【解答】解: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不能用钢刷擦洗,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灭火用的水能够导电,同时电器沾水后容易被腐蚀、短路等因此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环境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雨水淋过的自行车先用干布擦,再用带油的布擦,以防止生锈,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化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了解生活,并指导我们进行生产活动。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施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长期施用对土壤都没有不良影响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防止发生爆炸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山洞前应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吸附作用
【分析】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等;
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加热会发生爆炸;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无毒;
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
【解答】解:A、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不良影响,例如会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泄露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这是因为如果甲烷和空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打开排气扇产生电火花会导致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山洞前应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吸附作用,例如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分析】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施用较多的化肥,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氯化铵含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化肥在水中也有一定的溶解度
【解答】解:A、适量施用化肥既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有利于减缓环境污染,所以尽量多施用化肥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故错
B、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时会降低肥效。故对
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
D、化肥在水中也有一定的溶解度。故错。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化肥种类的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的理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将下列物质前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氢氧化铝 ②消石灰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 ⑤氢气 ⑥硝酸钾
A.一种复合肥是 ⑥ B.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②
C.理想的高能燃料是 ⑤ D.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③
E.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① F.可用于制肥皂的是 ④ .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具体物质的用途.物理性质有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有碱性、酸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A.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为复合肥,故填:⑥;
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②;
C.氢气燃烧的发热量大,且燃烧时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故填:⑤;
D.稀盐酸具有酸性,可以除去铁锈,故填:③;
E.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可以用来中和胃酸,故填:①;
F.氢氧化钠钠可用作洗涤剂,故填:④
故答案为:⑥②⑤③①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2.小雅帮奶奶养花,从某宝网上买了一小包主要成分为KNO3的化肥,该化肥属于 复合 (选填“氮”或“磷”或“钾”或“复合”)肥。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复合。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在硝酸钾、硫酸铵、磷酸钙、尿素几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化学式,下同) KNO3 ,可以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 Ca3(PO4)2 。
【分析】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磷肥是灰白色的,其它的化肥一般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磷肥是灰白色的,其它的化肥一般都是白色的晶体,利用简单物理方法与其他几种化肥区分开的是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3(PO4)2。
故答案为:
KNO3;Ca3(PO4)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复合肥的特征、磷肥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和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4.在实验室鉴别常用的硫酸铵、磷酸钙、硫酸钾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 灰白色 的是磷肥,然后鉴别剩余两种化肥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
【分析】根据磷肥颜色是灰白色的,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实验室鉴别常用的硫酸铵、磷酸钙、硫酸钾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呈灰白色的是磷肥;剩余两种化肥中,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不能,可以鉴别;硫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故答案为:
灰白色;(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磷肥呈灰白色、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氯化铵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无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能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NH4HCO3+HCl═NH4Cl+H2O+CO2↑ 。
【分析】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属于铵态氮肥,则A为尿素,B、C为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铵不能,则B为碳酸氢铵,C为氯化铵。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由于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仍然区分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3)常温下碳酸氢铵能够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不能分解,因此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操作Ⅱ中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故答案为:
(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
(2)无;
(3)能;
(4)NH4HCO3+HCl═NH4Cl+H2O+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②③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K2CO3 ;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2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KCl、Ca(NO3)2 。
【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方面的情况。
【解答】解:(1)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②③。
(2)①碳酸钠能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钙;碳酸钾和硝酸钙不能共存,所以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碳酸钾。故填:K2CO3。
②由实验2可知,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所以营养液中含有氯化钾,硝酸钾是否含有无法确定,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为:硝酸钙和氯化钾或硝酸钙、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情况。故填:2。
③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氯化钾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如果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就不是1:1了,所以营养液中不含有硝酸钾。故填:KCl、Ca(NO3)2。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7.质检人员义务为农民检测化肥(如图),她们抄取化肥袋上化肥的名称:碳铵、氯化铵、硫铵、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若你参加了检验组成员,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这些化肥?
[设计实验1]首先,通过物理方法设计方案如下(不填表格):
收集到的各种化肥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观察外观,将上述化肥初步分类。你认为灰白色化肥一类是① 磷矿粉和过磷酸钙 ;其它为白色。
闻气味:在白色化肥中能闻到明显气味的是碳铵,该化肥被检验出来。
溶解性: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② 磷矿粉 。
[设计实验2]对没有区分开的白色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进行研磨有氨味的是③ 氯化铵和硫铵 ;写出一个研磨有氨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NH4Cl+Ca(OH)2═CaCl2+H2O+NH3↑ 。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⑤ Ba(NO3)2 ;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⑥:
1 看 2 闻 3 溶 4 碱 5再检验阴离子
【分析】[设计实验1]根据化肥的颜色来分析;
根据碳铵在常温下易分解产生氨气来分析;
根据磷矿粉难溶于水来分析;
[设计实验2]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反思交流](1)根据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2)根据上述检验过程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计实验1]磷矿粉和过磷酸钙是灰白色的,碳铵、氯化铵、硫铵、氯化钾、硫酸钾均为白色;故填:磷矿粉和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能溶于水,而磷矿粉难溶于水,所以没有检验出的灰白色化肥分别放在等量水中,搅拌静置,不溶于水的被检验出化肥是磷矿粉;故填:磷矿粉;
[设计实验2]氯化铵和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故填:氯化铵和硫铵;NH4Cl+Ca(OH)2═CaCl2+H2O+NH3↑(答案合理即可);
[反思交流](1)上述化肥中,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检验它们时,先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硫酸钡)产生的是硫酸盐,无明显变化的则是氯化物;故填:Ba(NO3)2;
(2)终上所述,归纳检验化肥由易到难的步骤,每步用一个字概括为1看、2闻、3溶、4碱、5再检验阴离子;故填:看;闻;溶;碱。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和各种化肥的性质,特别是颜色、稳定性方面,并且能够根据性质的差异进行相关方面的辨别。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化学肥料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复合肥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某复合肥料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从肥效的角度看,该复合肥料对促进水稻的穗数增多、籽粒饱满起有效作用的主要元素是 磷 ;
该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则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2:4 ;
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化学性质是 受热易分解 。
【分析】(1)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属于磷肥的作用;
(2)根据尿素的化学式来分析;
(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1)促进水稻的穗数增多、籽粒饱满起有效作用的主要元素是磷元素;故填:磷;
(2)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4;故填:1:1:2:4;
(3)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故填:受热易分解。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有效元素,知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五.推断题(共2小题)
29.化学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①氯化钠溶液 ②金刚石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溶液 ⑤肥皂水 ⑥钛合金
其中可用作人造骨骼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⑥ ;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 ⑤ ;常温下,①③④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 顺序为 ③①④ .
(2)KNO3属于 复合 肥.
(3)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就能防腐,其原因是 铝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 .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进行分析;
(2)根据复合肥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钛合金可用作人造骨骼;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肥皂水;常温下,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③①④.故填:⑥;⑤;③①④.
(2)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复合.
(3)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铝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故填:铝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进行.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酸碱性的有关知识等即可顺利解答.
30.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氯化铵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无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能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Ⅰ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NH4HCO3+Ca(OH)2═CaCO3↓+NH3↑+2H2O 。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得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根据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氯化铵与盐酸不反应分析。
【解答】解:(1)加入氢氧化钙时,没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尿素;
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产生气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铵,不能产生气泡的原物质是氯化铵;
因此A是尿素,B是碳酸氢铵,C是氯化铵。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由于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仍然区分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3)常温下碳酸氢铵能够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不能分解,因此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操作Ⅰ中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氨气和水;
故答案为:(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
(2)无;
(3)能;
(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NH4HCO3+Ca(OH)2═CaCO3↓+NH3↑+2H2O。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