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5: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八章溶液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 C.石灰水 D.氨水
2.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3.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试确定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和小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
确定的组合选项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浓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B.Ca(OH)2溶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NaOH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5.下列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水稻6.0~7.0、茶树5.0~5.5、马铃薯4.8~5.5、大豆6.5~7.5、棉花6.0~6.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B.用盐酸除去铁锈
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
D.某地土壤的浸出液加入石蕊溶液,溶液略显蓝色,则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是大豆
6.以下是室温时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pH=12 B.pH=8 C.pH=4 D.pH=2
7.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采用下列方法:
①pH=1和pH=4的溶液混合;
②pH=1和pH=9的溶液混合;
③pH=3和pH=8的溶液混合;
④pH=7和pH=10的溶液混合。
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8.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pH=3 B.食盐水 pH=7
C.牙膏 pH=8 D.肥皂水 pH=10
9.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验溶液酸碱性 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1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常温下,pH<7的溶液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熄灭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溶解固体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现象 B.验证氢气的燃烧产物
C.收集氧气 D.检验石灰水的酸碱性
13.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1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室内有害气体更多,要多进行室外运动
B.在加油站、亚麻厂等场所,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防止爆炸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回原瓶
D.正常人的胃液pH在0.5﹣1.9之间
1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
B.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
C.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
D.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吸附可软化硬水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通常雨水的pH约为5.6
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1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燃烧的条件
B.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100℃
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氮
③二氧化碳
C.实验安全
D.化学史
①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
②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③实验结束后未反应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①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②拉无锡得出空气有氧气和氮气组成
③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A.A B.B C.C D.D
19.酸雨是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CO2和CO B.SO2和CO C.SO2和NO2 D.CO和NO2
20.以下能确定一份雨水样品是酸雨的是(  )
A.紫色石蕊 B.无色酚酞 C.肥皂水 D.pH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物质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里飘香”说明构成香味的分子在   。
(2)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利用粒子间的间隔随   的改变而改变。
(3)氧化汞受热分解前后,各物质的性质不同,说明构成各物质的粒子   不同。
(4)给篮球打气,体积基本没变,但篮球变硬了,说明分子间的间隔与   有关。
(5)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为   。
A.液氮 B.铁单质 C.氯化钠 D.氨气
(6)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红色,则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离子符号)。
22.2020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测体温也是种预防手段,请结合图示和文本回答各小题。
(1)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呈   性。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其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使用时务必不能与洁厕灵(有效成分为HCl)混用,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2HCl+NaClO═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   。
(2)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防燃防爆,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   。
(3)医院的护士常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测量过程中水银温度计内汞柱上升的微观解释是   。
23.“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县政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产物是生活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填序号)内的液体成分基本一致,(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青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青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结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可以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使用含磷洗衣粉洗涤衣服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湖泊中
24.理发店在做直发和烫发时常用的药水是偏碱性,对于烫过后的头发应选用的洗发水应偏   性(填“酸”、“碱”或“中”).
25.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理念。工业燃煤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为减少SO2的排放,煤燃烧时加入生石灰进行“固硫”。
(1)SO2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   。煤燃烧时需不断鼓入空气,“固硫”最终生成CaSO4。
(2)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小金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
现象/试剂/操作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溶液的pH   7(填“<”、“>”或“=”),操作过程是   。
27.小明同学对研究物质的酸碱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使用pH试纸测得家中某些物质近似的pH如表:
物质
洁厕灵
苹果汁
护发素
玉米粥
洗发水
肥皂液
厨房
洗洁剂
PH
1
3
6
7~8
8
10
12
小明将自制的紫菜薹汁滴入上述7种物质中,发现紫菜薹汁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变化相似,将紫菜薹汁滴入肥皂液中,液体变成绿色.
(1)若将紫菜薹汁滴入护发素中,你认为液体的颜色   (填“不变”、“变红色”或“变绿色”)
(2)通过研究,小明同学懂得了洗发时先用洗发水再用护发素的科学道理.查阕资料:人体胃液pH在0.5~1.5之间,小明同学懂得了患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空腹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3)要洗去学校餐厅地面上的油垢,小明同学准备从家中选择带a“洁厕灵”、b“厨房清洁剂”两种物质中的   (选“a”或“b”).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常用两种方法治污,其一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其二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
(1)现用10000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t)
除SO2的量/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0.288
B
熟石灰
74
94%
500
0.73
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除SO2.其原因有两个分别是:   ;   。
(2)取50g此炉渣(含24% 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求出氯化钙和盐酸的相关数据,并在坐标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五.推断题(共2小题)
29.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①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浩精
油污净
洁厕灵
pH
3
10
132
1
②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③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填“易溶”、“可溶”、“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
30.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2)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   (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八章溶液的酸碱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 C.石灰水 D.氨水
【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C、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D、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紫色石蕊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解答】解: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观察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然后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逐渐变成红色.试确定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和小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
确定的组合选项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浓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分析】没有告诉最初纸蝴蝶的颜色,只说会变成红色,所以可能是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因此可以从指示剂的变色来进行考虑,喷洒的试剂可以是石蕊或酚酞;但烧杯中的物质具有挥发性.
【解答】解:纸蝴蝶的颜色变成了红色,喷洒的可能是石蕊也可能是酚酞;烧杯中的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和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挥发所以BD不正确;C选项中纸蝴蝶喷洒的是石蕊,浓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不能变红,B不正确;A浓盐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盐酸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B.Ca(OH)2溶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NaOH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结合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Ca(OH)2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不能显示红色,故选项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与酚酞溶液混合,不会出现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水稻6.0~7.0、茶树5.0~5.5、马铃薯4.8~5.5、大豆6.5~7.5、棉花6.0~6.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B.用盐酸除去铁锈
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
D.某地土壤的浸出液加入石蕊溶液,溶液略显蓝色,则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是大豆
【分析】A.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盐酸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以及农作物的适宜生长范围来分析。
【解答】解:A.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选项说法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可用盐酸除铁锈,选项说法正确;
C.柠檬汁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不能多喝柠檬汁,选项说法错误;
D.某地土壤的浸出液加入石蕊溶液,溶液略显蓝色,说明土壤浸出液显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大豆适宜生长的pH为6.5~7.5,所以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是大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以下是室温时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pH=12 B.pH=8 C.pH=4 D.pH=2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采用下列方法:
①pH=1和pH=4的溶液混合;
②pH=1和pH=9的溶液混合;
③pH=3和pH=8的溶液混合;
④pH=7和pH=10的溶液混合。
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根据溶液的pH以及溶液的pH调节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需要用到pH大于5和pH小于5的两种溶液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配制,或利用pH小于5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来配制。观察四种方法可知,①④不可能实现。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8.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pH=3 B.食盐水 pH=7
C.牙膏 pH=8 D.肥皂水 pH=10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柠檬汁的pH小于7,显酸性,食盐水pH=7,显中性,肥皂水、牙膏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其中肥皂水的pH最大;所以肥皂水的碱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检验溶液酸碱性 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标签未对准手心,故错误;
B、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
C、检验溶液酸碱性,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应用试管另取少量液体,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故错误;
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应左物右码,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常温下,pH<7的溶液
【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故选项错误。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是显中性的盐溶液,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酸碱性 B.熄灭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溶解固体
【分析】A、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解答;
【解答】解: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故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错误;
D、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及时的处理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现象 B.验证氢气的燃烧产物
C.收集氧气 D.检验石灰水的酸碱性
【分析】A、根据试管液体加热的操作分析。
B、根据验证氢气的燃烧产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中收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要先取样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操作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能用干燥的烧杯进行检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应从右边进气,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短导管是进气管,长导管是出水管,故选项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要先用试管取出一定量的试剂,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图中会造成浪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分析】A.根据酸碱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室内着火的逃生措施来分析;
D.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洗发剂显碱性,能去除油污,然后再用显酸性的护发素进行中和,保护发质,即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选项说法正确;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检查,以免电火花引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
C.室内着火时,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浮在高处,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尘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并贴近地面逃离现场,选项说法正确;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是因为空气不足引起的,所以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1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室内有害气体更多,要多进行室外运动
B.在加油站、亚麻厂等场所,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防止爆炸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回原瓶
D.正常人的胃液pH在0.5﹣1.9之间
【分析】根据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及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雾霾天气,室内有害气体更多,要减少室外运动,错误;
B、在加油站、亚麻厂等场所,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防止爆炸,正确;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放回原瓶,错误;
D、正常人的胃液pH在0.9﹣1.5之间,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以及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
B.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
C.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炉具清洁剂等碱性物质
D.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B、根据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可以防止铁生锈进行解答;
C、根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D、根据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进行解答。
【解答】解:A、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失火,应在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故A正确;
B、用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使用铁锅后应保持洁净、干燥可以防止铁生锈,故B正确;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餐具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故C错误;
D、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血浆的pH在7.35?7.45,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吸附可软化硬水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通常雨水的pH约为5.6
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分析;
D、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解答】解:A、生活中通过煮沸将硬水软化,活性炭吸附、过滤不能减少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A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B错误。
C、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雨水呈酸性,其pH约为5.6,故C正确。
D、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分析】A、根据正常雨水的pH为5.6,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pH<7的溶液呈酸性,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但并不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如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故选项推理错误。
D、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燃烧的条件
B.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100℃
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氮
③二氧化碳
C.实验安全
D.化学史
①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
②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③实验结束后未反应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①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②拉无锡得出空气有氧气和氮气组成
③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根据酸雨的形成分析;
根据实验室药品安全原则分析;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完全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造成酸雨,故错误;
C、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闻时要使药品远离鼻孔,用手在容器中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实验结束后未反应完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故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9.酸雨是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CO2和CO B.SO2和CO C.SO2和NO2 D.CO和NO2
【分析】根据酸雨的概念以及形成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酸雨的产生是这样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国际上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
20.以下能确定一份雨水样品是酸雨的是(  )
A.紫色石蕊 B.无色酚酞 C.肥皂水 D.pH计
【分析】根据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
A、紫色石蕊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错误。
C、肥皂水不能确定一份雨水样品是酸雨,故选项错误。
D、用pH计测定pH,能确定一份雨水样品是酸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物质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里飘香”说明构成香味的分子在 不断运动 。
(2)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利用粒子间的间隔随 温度 的改变而改变。
(3)氧化汞受热分解前后,各物质的性质不同,说明构成各物质的粒子 种类 不同。
(4)给篮球打气,体积基本没变,但篮球变硬了,说明分子间的间隔与 压强 有关。
(5)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为 C 。
A.液氮 B.铁单质 C.氯化钠 D.氨气
(6)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红色,则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H+ (填离子符号)。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原子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粒子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6)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十里飘香”说明构成香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填:不断运动;
(2)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的原理是利用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填:温度;
(3)氧化汞受热分解前后,各物质的性质不同,说明构成各物质的粒子种类不同;故填:种类;
(4)给篮球打气,体积基本没变,但篮球变硬了,说明分子间的间隔与压强有关;故填:压强;
(5)A.液氮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B.铁单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
故选C;
(6)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显酸性,则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H+;故填:H+。
【点评】物质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解题时根据粒子的结构、性质来分析解答。
22.2020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测体温也是种预防手段,请结合图示和文本回答各小题。
(1)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呈 碱 性。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其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使用时务必不能与洁厕灵(有效成分为HCl)混用,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2HCl+NaClO═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 Cl2 。
(2)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防燃防爆,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2H5OH+3O22CO2+3H2O 。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的优点是 安全、无污染 。
(3)医院的护士常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测量过程中水银温度计内汞柱上升的微观解释是 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
【分析】(1)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3)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含氯消毒液的pH=11,pH大于7,所以呈碱性;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都不改变,反应前钠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个、3个、1个、2个,反应后除X外钠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个、1个、1个、2个,因每个X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l2,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0,解得x=+1;故填:碱;+1;Cl2;
(2)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蒸汽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所以医用酒精在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时,要通风良好;医用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会分解为水和氧气,与其他两种相比,使用医用双氧水消毒安全、无污染;故填:C2H5OH+3O22CO2+3H2O;安全、无污染;
(3)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银温度计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填: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县政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人畜的代谢产物是生活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④ (填序号)内的液体成分基本一致,(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青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证明
实验方案
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青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方案一和方案三 。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 。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结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可以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使用含磷洗衣粉洗涤衣服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湖泊中
【分析】(1)尿液在肾小管内形成;
(2)①根据反应是否有明显的现象分析;
②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1)尿液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含量是最高的。在④肾小管中形成尿液。故填:④;
(2)①方案一: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冒出,方法合理;
方案二: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现象不明显,不适合证明“洁厕灵”呈酸性;
方案三: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明显的现象,方法合理。
故填:方案一和方案三;
②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能够节约用水,合理;
B.“洁厕灵”中含有酸性物质,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不合理;
C.含磷洗衣粉洗涤衣服后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否则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物和化学相结合题目,需要同学们做到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24.理发店在做直发和烫发时常用的药水是偏碱性,对于烫过后的头发应选用的洗发水应偏 酸 性(填“酸”、“碱”或“中”).
【分析】根据题意,理发店在做直发和烫发时常用的药水是偏碱性;而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理发店在做直发和烫发时常用的药水是偏碱性,而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故对于烫过后的头发应选用的洗发水应偏酸性.
故答案为: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酸碱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中考化学的热门考点之一,了解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理念。工业燃煤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为减少SO2的排放,煤燃烧时加入生石灰进行“固硫”。
(1)SO2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 酸雨 。煤燃烧时需不断鼓入空气,“固硫”最终生成CaSO4。
(2)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SO2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酸雨。煤燃烧时需不断鼓入空气,“固硫”最终生成CaSO4。故填:酸雨;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故填:2CO2+6H2C2H4+4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雨的形成、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小金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请回答:
现象/试剂/操作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在石灰水中滴加紫薯汁,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绿色 ;
(2)用pH试纸测定上述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溶液的pH > 7(填“<”、“>”或“=”),操作过程是 取一片pH试纸于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草木灰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分析】(1)根据紫薯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酸碱度的测量方法分析
【解答】解:(1)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
(2)草木灰溶液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所以草木灰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可取一片pH试纸于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草木灰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来测定pH;
故答案为:(1)绿色;(2)>;取一片pH试纸于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草木灰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点评】掌握酸碱指示剂好的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小明同学对研究物质的酸碱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使用pH试纸测得家中某些物质近似的pH如表:
物质
洁厕灵
苹果汁
护发素
玉米粥
洗发水
肥皂液
厨房
洗洁剂
PH
1
3
6
7~8
8
10
12
小明将自制的紫菜薹汁滴入上述7种物质中,发现紫菜薹汁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变化相似,将紫菜薹汁滴入肥皂液中,液体变成绿色.
(1)若将紫菜薹汁滴入护发素中,你认为液体的颜色 变红色 (填“不变”、“变红色”或“变绿色”)
(2)通过研究,小明同学懂得了洗发时先用洗发水再用护发素的科学道理.查阕资料:人体胃液pH在0.5~1.5之间,小明同学懂得了患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空腹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苹果汁 .
(3)要洗去学校餐厅地面上的油垢,小明同学准备从家中选择带a“洁厕灵”、b“厨房清洁剂”两种物质中的 b (选“a”或“b”).
【分析】(1)根据紫色石蕊遇酸变红的性质判断;
(2)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分析判断;
(3)根据油污能和碱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紫色石蕊遇酸变红,紫菜薹汁与紫色石蕊试液的变化相似,若将紫菜薹汁滴入护发素中,护发素显酸性,故液体的颜色会变红色;
(2)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患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空腹食用呈酸性的物质,故不能食用苹果汁,食用苹果汁会加重病情,应食用弱碱性的食物.
(3)厨房洗洁剂呈碱性,能除去油污,故要洗去学校餐厅地面上的油垢,小明同学应准备从家中选择带厨房清洁剂.
故答案为:(1)变红色;(2)苹果汁;(3)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并且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然后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8.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常用两种方法治污,其一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其二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
(1)现用10000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t)
除SO2的量/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0.288
B
熟石灰
74
94%
500
0.73
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除SO2.其原因有两个分别是: 石灰浆与二氧化硫接触更充分,吸收效果更好原料利用率高,所以除二氧化硫量较大 ; 石灰乳经济效益高 。
(2)取50g此炉渣(含24% 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求出氯化钙和盐酸的相关数据,并在坐标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分析】(1)根据吸收的效果和图中的数据分析回答;
(2)根据亚硫酸钙的质量及反应的方程式求出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再做出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的曲线。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除SO2.其原因有两个分别是:石灰浆与二氧化硫接触更充分,吸收效果更好,原料利用率高,所以除二氧化硫量较大;石灰乳经济效益高。
(2)亚硫酸钙的质量为50g×24%=12g
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y
CaSO3+2HCl═CaCl2+H2O+SO2↑
120 73 111
12g y×20% x
解得:x=11.1g y=36.5g
由以上数据可做出生成的氯化钙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图为:
故答为:(1)石灰浆与二氧化硫接触更充分,吸收效果更好原料利用率高,所以除二氧化硫量较大;石灰乳经济效益高。(2)见上图。
【点评】本题属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想做出关系图,首先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的氯化钙和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五.推断题(共2小题)
29.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①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浩精
油污净
洁厕灵
pH
3
10
132
1
②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③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难溶 (填“易溶”、“可溶”、“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洁厕灵 .
【分析】(1)根据氧化铁难溶于水进行解答;
(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进行解答,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解答】解:(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难溶于水;
(2)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洁厕灵.
故答案为:(1)难溶;(2)洁厕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水溶性,此考点的考查始终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30.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 。
(2)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 。
(3)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 ①③④ (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节能观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二氧化硫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形成酸雨,故填:酸雨;
(2)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故填: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故填: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
(3))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能节约能源,正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
故填:①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