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金属矿物的冶炼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 金属矿物的冶炼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12 15: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六章金属矿物的冶炼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C.不锈钢比纯铁耐腐蚀
D.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武德合金熔点高,常用作保险丝
D.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D.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炼铁的主要原理是:3CO+Fe2O3═2Fe+3CO2
B.乙图炼铁中原料石灰石的作用是分解制备一氧化碳
C.甲图中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
D.乙图中分离出炉渣后得到的生铁是纯净物
5.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6.小明设计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0:7
B.应先加热氧化铁,再通入一氧化碳
C.反应后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D.红棕色的固体粉末逐渐变黑
7.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B.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C.炼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其含碳量比钢低
D.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体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8.下列关于钢铁治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电炉
B.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
C.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
D.以磁铁矿为例,主要原理可表示为:Fe3O4+4CO=3Fe+4CO2
9.如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CO
B.石灰石的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杂质反应形成炉渣
C.出铁口位置低于出渣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
D.产生的废气无需处理,因为它不会污染空气
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1.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氧化铜反应,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都需要加热
B.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氧化铜都发生还原反应
D.都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
12.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先撤去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不能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3.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这是现代湿法冶金技术的先驱,从现代的科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的涵义是(  )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的溶液
14.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是FeTiO3) 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O2+2C+2Cl2═X+2CO;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H2具有还原性
B.反应②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C.反应②中X为TiCl4
D.反应③说明Mg的金属活动性比Ti强
15.金属钼制成的合金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图是利用钼矿石(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的简易流程(已知:MoO3+3H2=Mo+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灼烧造成的污染可以用石灰乳来吸收处理
B.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C.整个过程中Mo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
D.反应③中若要得到金属钼9.6kg,实际消耗氢气的质量等于6kg
16.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D.锡铅合金制作的保险丝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
D.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形成的化合物
1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氯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19.液态N2O4与N2H4是火箭常使用的燃料。这二种物质混合并于适当条件下反应,可产生N2、H2O及大量热能,而得以推动火箭顺利升空。上述反应中,关于N2O4、N2H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2O4进行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B.N2O4进行还原反应,作还原剂
C.N2H4进行还原反应,作还原剂
D.N2H4进行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20.在C+2CuO=2Cu+CO2↑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uO B.CO2 C.C D.Cu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赤铁矿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在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赤铁矿冶炼成铁,同时产生CO、CO2混合气体,此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如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I或Ⅱ)
I.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23.铁是年产量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
(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是利用铁的   性;
(2)工业常用3CO+Fe2O3=2Fe+3CO2原理炼铁,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3)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
24.某学习小组用图中的装置A和装置B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中夹持装置省略)
①补画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装置B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关于装置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b.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
d.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④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和装置B的不同之处是   。
25.许多果农用钼素去促进东魁杨梅优质丰产;金属元素钼(Mo)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
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步骤A中,灼烧钼矿通常会将矿石粉碎成小颗粒,其目的是   。
②现有: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酒精灯等四种仪器,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步骤B,则不需要选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步骤E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是因为   。
(2)从实验中可以观收到,玻璃管里的氧化铁粉末   ,试管里澄清石灰水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装置末端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
27.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炉炼铁实验中的问题。
(1)由如图可知,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   。
(2)赤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如图装置来探究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称取10g赤铁矿粉末(杂质不与酸反应),铺开在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加热至赤铁矿粉末完全反应,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至硬质玻璃管冷却,把反应后的固体进行酸洗、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
(1)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A装置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冶炼得到铁的质量为   ;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
29.现有一包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8克,某同学将该包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玻璃管中,用一氧化碳还原,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测得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6.8克.
(1)实验时该同学应该   .
A: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先点燃C处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
B:为了防止爆炸,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2)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这包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第六章金属矿物的冶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C.不锈钢比纯铁耐腐蚀
D.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分析】A.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B.根据银的价格来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金属的存在形式来分析。
【解答】解:A.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选项说法错误;
B.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价格高,所以一般不用银来制电线,选项说法错误;
C.一般合金的抗腐蚀性比其组成中的纯金属强,所以不锈钢比纯铁耐腐蚀,选项说法正确;
D.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铁的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等,难度不大。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武德合金熔点高,常用作保险丝
D.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
【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A.大部分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如金、银、铂等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选项说法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C.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武德合金熔点低,常用作保险丝,选项说法错误;
D.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D.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分析】A、根据世界上金属的产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银的导电性最好,但价格较高,大多数电线不用银作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炼铁的主要原理是:3CO+Fe2O3═2Fe+3CO2
B.乙图炼铁中原料石灰石的作用是分解制备一氧化碳
C.甲图中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
D.乙图中分离出炉渣后得到的生铁是纯净物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炼铁的原料及其作用来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D.根据生铁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A.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选项叙述错误;
B.炼铁中原料石灰石的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图中分离出炉渣后得到的生铁,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来分析;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来分析;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来分析。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正确;
C.CO还原Fe2O3的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6.小明设计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0:7
B.应先加热氧化铁,再通入一氧化碳
C.反应后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D.红棕色的固体粉末逐渐变黑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0:(28×3)=40:21,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反应后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不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B.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C.炼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其含碳量比钢低
D.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体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分析】根据高炉炼铁原材料、炼铁的反应原理、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高炉炼铁原材料为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炼铁原理为焦炭能生成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炼铁得到的为生铁,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比钢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空气存在污染,不可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高炉炼铁的原理、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钢铁治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电炉
B.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
C.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
D.以磁铁矿为例,主要原理可表示为:Fe3O4+4CO=3Fe+4CO2
【分析】根据钢铁治炼的原理、发生的反应设备和产物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高炉,故A叙述错误;
B、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故B叙述正确;
C、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故C叙述正确;
D、以磁铁矿为例,主要原理可表示为:Fe3O4+4CO=3Fe+4CO2,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钢铁治炼的原理、发生的反应设备和产物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9.如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CO
B.石灰石的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杂质反应形成炉渣
C.出铁口位置低于出渣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
D.产生的废气无需处理,因为它不会污染空气
【分析】A.根据焦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炼铁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铁水与炉渣的密度来分析;
D.根据炼铁产生的废气的成分来分析。
【解答】解:A.焦炭的完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产生还原剂CO,选项说法正确;
B.石灰石的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杂质反应形成炉渣,选项说法正确;
C.出铁口位置低于出渣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选项说法正确;
D.炼铁后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粉尘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要处理后达标排放,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铁的冶炼,是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剂一氧化碳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因为一氧化碳有毒,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本考点一般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分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B、根据两个实验中均使用了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中氧化铜转化为了铜,结合氧化铜、铜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反应中氧化铜转化为了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两个实验中均使用了石灰水,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两个反应中氧化铜转化为了铜,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氧化铜转化为了铜,铜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氧化铜反应,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都需要加热
B.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氧化铜都发生还原反应
D.都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
【分析】A、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氧化铜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均具有还原性,就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铜失去了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均具有还原性,就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氧化铜反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或高温,反应都需要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均具有还原性,生成物分别是铜和水、铜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并不是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铜失去了氧,氧化铜都发生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均具有还原性,生成物分别是铜和水、铜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都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均具有还原性、还原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先撤去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不能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分析】A、根据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进行分析。
【解答】解: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吸,炸裂试管,故A正确;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氢再熄灭酒精灯,要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为止,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故C错误;
D、氢气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该装置无尾气处理装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这是现代湿法冶金技术的先驱,从现代的科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的涵义是(  )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的溶液
【分析】根据“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冶金的原理,从现代的科学观点理解,此过程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技术的先驱,从现代的科学观点理解,“湿法冶金”是在水溶液中进行提取金属的过程,此过程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而根据金属活动性,铁片放入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可溶性铜盐的溶液中均可置换出铜来,故“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应为可溶性铜盐的溶液。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湿法炼铜反应原理的考查,正确理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明确这句话所包含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是FeTiO3) 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H2═Fe+TiO2+H2O;②TiO2+2C+2Cl2═X+2CO;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H2具有还原性
B.反应②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C.反应②中X为TiCl4
D.反应③说明Mg的金属活动性比Ti强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氢气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及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
【解答】解:A.反应①中的H2夺取FeTiO3中的氧被氧化成水,体现了氢气的还原性,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Cl2是一种单质,其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②TiO2+2C+2Cl2═X+2CO,反应前有Ti、2C、2O和4Cl,反应后有2C、2O,则X中含有Ti、4Cl,X的化学式为TiCl4,选项说法错误;
D.活泼的金属能将活泼型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③可知,Mg的金属活动性比Ti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元素的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难度不大。
15.金属钼制成的合金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图是利用钼矿石(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的简易流程(已知:MoO3+3H2=Mo+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灼烧造成的污染可以用石灰乳来吸收处理
B.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C.整个过程中Mo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
D.反应③中若要得到金属钼9.6kg,实际消耗氢气的质量等于6kg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与所有仪器来分析;
C.根据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来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解答】解:A.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所以灼烧造成的污染可以用石灰乳来吸收处理,选项说法正确;
B.操作Ⅰ是分离液体与难溶性固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选项说法正确;
C.MoS2中,硫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钼元素显+4价;Mo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钼元素的化合价为+6;金属钼是一种单质,其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整个过程中Mo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说法正确;
D.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则:
MoO3+3H2Mo+3H2O
6 96
x 9.6kg

x=6kg
在氢气还原MoO3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在实验结束后,还需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装置冷却,所以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氧气质量大于6kg,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6.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D.锡铅合金制作的保险丝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生铁与钢的含碳量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生铁比纯铁硬度大,选项说法错误;
B.一般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中纯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增强,所以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选项说法正确;
C.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即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选项说法错误;
D.一般合金的熔点比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低,锡铅合金制作的保险丝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低,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合金相对于组成它的金属来说,一般具有熔点较低、耐腐蚀性强、硬度大、机械强度大等方面的特点。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
D.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形成的化合物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纯铜硬度低于黄铜(铜锌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形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合金的性质、地壳中元素含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氯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分析】A.根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含碳量不同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来分析;
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故A正确;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氯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而不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B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正确;
D.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元素的特征、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液态N2O4与N2H4是火箭常使用的燃料。这二种物质混合并于适当条件下反应,可产生N2、H2O及大量热能,而得以推动火箭顺利升空。上述反应中,关于N2O4、N2H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2O4进行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B.N2O4进行还原反应,作还原剂
C.N2H4进行还原反应,作还原剂
D.N2H4进行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分析】根据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液态N2O4与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2N2↑+4H2O,
A、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N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A错误;
B、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N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B错误;
C、N2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N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C错误;
D、N2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N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知识,知道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在C+2CuO=2Cu+CO2↑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CuO B.CO2 C.C D.Cu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C+2CuO=2Cu+CO2↑反应中,在此反应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往往同时存在,初中阶段一般利用得氧失氧的方法判断,得氧的是还原剂,失氧的是氧化剂。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赤铁矿是一种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氧化铁 。在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赤铁矿冶炼成铁,同时产生CO、CO2混合气体,此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3+8C=CO2↑+7CO↑+6Fe 。
【分析】根据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分析。
【解答】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用碳还原赤铁矿冶炼成铁,同时产生CO、CO2混合气体,此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设产生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为x,产生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为y,则有:12x+12y=(44x+28y)×40%,x:y=1:7,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3+8C=CO2↑+7CO↑+6Fe,故填:氧化铁;3Fe2O3+8C=CO2↑+7CO↑+6Fe。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冶炼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如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II .(填I或Ⅱ)
I.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2Fe+3CO2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C处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分析】(1)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进行加热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装置内空气.
(2)装置A中盛放的红色粉末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应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1)II;(2)3CO+Fe2O3=2Fe+3CO2;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处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铁是年产量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
(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是利用铁的 导热 性;
(2)工业常用3CO+Fe2O3=2Fe+3CO2原理炼铁,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一氧化碳 ;
(3)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硫酸亚铁、硫酸铝 。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铝弱,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铁锅烹调食物,能加热饭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工业常用3CO+Fe2O3=2Fe+3CO2原理炼铁,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
(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铝弱,将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硫酸铝、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铁是过量的,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硫酸铝。
故答案为:
(1)导热;
(2)一氧化碳;
(3)硫酸亚铁、硫酸铝。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某学习小组用图中的装置A和装置B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中夹持装置省略)
①补画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uO=H2O+Cu ;
②装置B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 0.64g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关于装置B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b.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
d.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④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和装置B的不同之处是 氢气无毒不需要再密闭装置内进行反应,不需要尾气处理,而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并且需要尾气处理 。
【分析】①根据反应物需要充分接触的原则,增加输入氢气的导管,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铜质量;
③根据气体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计算回答此题;
④根据氢气与一氧化碳物理性质不同,回答此题。
【解答】解:①氢气密度较小,需要通入试管底部,才可以与氧化铜充分接触,所以导管需伸入到试管底部,书写反应方程式注意配平及反应条件;
故答案为:;H2+CuO=H2O+Cu。
②一氧化碳为0.01mol,所以质量=0.01mol×28g/mol=0.28g,设铜质量为m
CO+CuO=Cu+CO2
28 64
0.28g m
m=0.64g
故答案为:0.64g。
③a、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尾气处理,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减少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而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质量与氧元素质量,所以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故C正确;
d、消耗的一氧化碳还包括反应前通入的、反应中直接飘过的、反应后继续通入的一氧化碳,根据石灰水增加质量只能得出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但是得不到一共消耗一氧化碳质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④氢气无毒可以直接敞口实验,也不需要尾气处理,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可直接排放,需要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氢气无毒不需要再密闭装置内进行反应,不需要尾气处理,而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并且需要尾气处理。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25.许多果农用钼素去促进东魁杨梅优质丰产;金属元素钼(Mo)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
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步骤A中,灼烧钼矿通常会将矿石粉碎成小颗粒,其目的是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钼矿利用率 。
②现有: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酒精灯等四种仪器,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步骤B,则不需要选用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步骤E的化学方程式 3H2+MoO3=Mo+3H2O 。
【分析】①根据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来分析;
②根据分离混合物所需仪器来分析;

【解答】解:①步骤①中,灼烧钼矿通常会将矿石粉碎成小颗粒,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钼矿利用率;故填: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钼矿利用率;
②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不需要酒精灯;故填:d;
③在高温的条件下,氢气和MoO3反应生成生成Mo和水;故填:3H2+MoO3=Mo+3H2O。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每一步发生的反应、操作方法是解本题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6.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是因为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
(2)从实验中可以观收到,玻璃管里的氧化铁粉末 逐渐变黑 ,试管里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4)实验装置末端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 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分析】(1)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是为了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
(1)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逐渐变黑;变浑浊;
(3)Fe2O3+3CO=2Fe+3CO2;
(4)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炉炼铁实验中的问题。
(1)由如图可知,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 空气 。
(2)赤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分析】(1)根据图示直接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由如图可知,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故答案是:(1)空气;
(2)3CO+Fe2O3=2Fe+3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的冶炼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铁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加强有关铁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如图装置来探究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称取10g赤铁矿粉末(杂质不与酸反应),铺开在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加热至赤铁矿粉末完全反应,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至硬质玻璃管冷却,把反应后的固体进行酸洗、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
(1)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A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冶炼得到铁的质量为 6.16g ;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碱石灰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3)根据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来分析。
【解答】解:(1)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化钙可以吸收水蒸气,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故填: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
(2)把反应后的固体(铁和杂质的混合物)进行酸洗(铁完全反应)、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所以10g赤铁矿粉末中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10g﹣1.2g=8.8g。设8.8g氧化铁被完全还原生成铁的质量为x,则:
3CO+Fe2O3=2Fe+3CO2
160 112
8.8g x

x=6.16g
故填:6.16g;
(3)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可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故填: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9.现有一包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8克,某同学将该包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玻璃管中,用一氧化碳还原,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测得玻璃管中固体质量为6.8克.
(1)实验时该同学应该 B .
A: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先点燃C处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
B:为了防止爆炸,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2)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这包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依据固体减少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应先通一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防止发生爆炸,再点燃点燃C处酒精灯,故选:B;
(2)设这包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固体减少的质量
160 112 48
x 8g﹣6.8g=1.2g

x=4g
答:这包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4g。
故答案为:(1)B;
(2)3CO+Fe2O32Fe+3CO2;
答:这包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4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