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
考点一:压力概念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典型例题:
1.如图,一个小球从斜坡上滚动下来,请画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2.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受到外力F的作用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将铅笔沿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__(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考点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典型例题:
1.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 .
(4)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戊所示),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他的看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
1.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探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图1 图2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以上都不对
2.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图1、图2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4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考点三:固体压强及其有关计算
固体压强的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 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 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必须用大于0.4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变式训练:
1.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 )
A.5Pa B.10Pa C.50Pa D.5000Pa
2.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 cm、l0 cm、5 cm,重15 N.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___Pa,最小压强为_________ Pa.
3.小杰质量是48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0cm2,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当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力 N,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固体压强比例问题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a=ρb,Fa=Fb B.ρa=2ρb,Fa=3Fb
C.ρa=ρb,Fa=Fb D.ρa=ρb,Fa=3Fb
2.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 )
A.1:1 B.2:1 C.4:1 D.8:1
变式训练:
1.甲、乙两物体对地面压力之比为3:1,受力面积之比是3:2,则压强之比是( )
A.l:2 B.2:1 C.9:2 D.2:9
2.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
3.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l,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
A.3∶1 B.4∶3 C.2∶l D.3;2
固体压强估测问题
典型例题:
1.下列数据最接近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强的是( )
A.2.5×102 B.2.5×104Pa C.5.5×106Pa D.1.0×105Pa
变式训练:
1.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时对桌面的压强约是( )
A.80 Pa B.8 Pa C.0.8 Pa D.800 Pa
压强切割问题
典型例题:
1.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1)若沿aa’线将它切成两块,拿去上面的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 (2)若沿bb’ 线切开,拿去右半部分,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107950206375
2.如图,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甲、乙切去部分质量相同。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甲、乙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 ρ甲<ρ乙 D.F甲′<F乙′; ρ甲<ρ乙
3.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一定小于 F乙' B.F甲'一定大于F乙'
C.F甲'可能小于 F乙' D.F甲'可能大于F乙'
4.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3kg/m3,质量为12kg、底面积为4×10﹣2m2,乙的质量为5.4kg,边长分别为0.1m、0.2m、0.3m,(g取10Nkg)
(1)求乙的密度
(2)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 )
A.△m甲一定小于△m乙 B.△m甲可能小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 D.△m甲可能大于△m乙
2.如图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质量为6kg,边长为0.1m,若甲、乙的高度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2:1,则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Pa,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g取10N/Kg)
[变式1]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此时甲对乙上表面的压强是 Pa,乙对地面的压强 Pa.
[变式2]若将乙叠放在甲上,此时乙对甲上表面的压强是 Pa,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变式3]若将正方体甲沿竖直方向切除一半,则甲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Pa.
[变式4]若将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除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到乙上面,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的比值为 。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可能等于P乙 B.P甲一定大于P乙
C.P甲可能小于P乙 D.P甲一定小于P乙
4.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已知:A、B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8cm、10cm,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1:2,A对B的压强是2000Pa,B的密度是3×103kg/m3。
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圆柱体A和B的重力之比
(3)若将A沿水平方向截去2cm的高度,A对B的压强变化量是△p1,B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是△p2,求△p1和△p2的大小
5.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地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凸起圆点 B.蚊子尖嘴插入皮肤
C.刀刃磨得很薄 D.书包带做得很宽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做法是( )
A.背包背带做得较宽 B.剪刀刃做得很锋利 C.斧刃磨得很锋利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2.对于下列物品的指定部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增大压强这一因素的是( )
A.旅行包的背带 B.电钻的钻头
C.运动鞋的鞋底 D.汽车的轮子
3.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针头做得很尖 D.用锋利的刀刃切水果
4.推土机的推土铲刃、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这些都是通过________受力面积来__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
9.1压强
考点一:压力概念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典型例题】
1.图略2.C
【变式训练】
1.图略 2.B 3.明显 平衡力
考点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典型例题】
1.(1)甲乙(2)受力面积越小(3)控制变量法、转化法(4)不正确 受压面材料不同,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5)不正确 坚硬的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变式训练】
1.B
2.(1)泡沫的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不变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考点三:固体压强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一:固体压强的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
1.A 2.C
【变式训练】
1.C
2.3000 750
3.480 2×104 480 变大
4.700 减小
题型二:固体压强比例问题
【典型例题】
1.B 2.C
【变式训练】
1.B 2.1:3 1:6 3.B
题型三:固体压强估测问题
【典型例题】
1.B
变式训练:
1.A
题型四:压强切割问题
【典型例题】
1.(1)减小 不变 减小 (2)减小 不变 不变
2.B 3.B 4.?(1).??9×10-4kg/m3???(2).?3000pa??? (3). 0.21 m
【变式训练】
1.A
2.6×103 1:1
[变式1]6×103 7.5×103 [变式2]2.4×104 3×104 [变式3]6×103 [变式4]4:1
3.B
4.(1)圆柱体A的密度为2.5×103kg/m3;
(2)B对地的压强为4000Pa.
5.(1)204N (2)1.2×103kg/m3 (3)false
题型五: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典型例题】
1.B 2.D
【变式训练】
1.A 2.B 3.B 4.减小 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