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拓展阅读想一想,课本为什么把这三首诗编排在一起?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三首诗的主旨。
3、力求流利、顺畅的背诵。诗词四步学习法读准------读熟------读懂------读情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读准
字音、节奏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读熟
不读破句、不丢字落字。读懂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熟读《囚歌》结合诗歌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①囚歌:
②永生:
③人:
④狗:
⑤地下的烈火:⑥活棺材: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 的精神永不磨灭。坚定的革命者。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 监牢,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旧社会。
⑦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第一个“自由”是躯体的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
⑧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情声情并茂1941年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无理扣押后,被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到重庆后,蒋介石当面劝他 “悔过”,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 “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直到1946年才在中国共产党的营救下释放,可是,一个月后,他同夫人一起坐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而牺牲,毛泽东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寥寥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陈然(1923-1949),河北人。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1948年四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读准
字音、节奏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读熟
不读破句、不丢字落字。读懂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重点出击②诗题的 “自白”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敌人要的“自白”是什么?
陈然的“自白”又指什么?否定;敌人要的自白是指国民党反动派要陈然同志出卖战友,出卖革命; 而陈然同志的自白,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宣判书。国民党反动派灭亡的宣判书。③革命者与“怕死鬼”是截然不同的,革命者的态度
是怎样的呢? 怕死鬼用牺牲自己的人格来换取自由。而革命者的态度是“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表现了革命者蔑视敌人,甘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浩然正气。①“魔鬼的宫殿”在诗中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读情声情并茂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被囚禁于军统白公馆监狱。国民党特务对他使用了老虎凳、辣椒水、火烙、皮鞭等种种酷刑,他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两腿受了重伤,但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他认真学习文化、历史和军事知识,而且积极对看守特务进行策反。他还把从国民党高级将领黄显声那里得到的消息写在纸条上,秘密传给难友,被称为“狱中挺进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监狱时,他和难友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公开杀害于重庆大坪刑场,牺牲时未满26岁。临刑时,他高呼口号,身中数枪屹立不倒,令刽子手胆战心惊。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死亡时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和誓死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探究总结2、这三首诗歌共同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1、《囚歌》中诗人说“我渴望自由”而《我的“自白”书》中诗人却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这矛盾吗?怎样理解这两个“自由”?不矛盾, 《囚歌》中的自由是指真正的自由,而《我的“自白”书》的“自由”是指出卖同志,出卖革命后获得生命的自由。二者意义不同,所以不矛盾。朗读背诵清明将至,让我们为先烈们献上鲜花,让我们对烈士说说心里话吧……
写不少于300字的 感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