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一)复习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单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1:
请看,这是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2. 复式折线统计图
(1)质疑:
教师:2001-2010年上海的总人口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哪些年增加了,增加了多少,哪一年减少了,减少了多少?
教师:同学们这样容易比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容易比较?
(把两幅图合为一幅)
(2)合并
教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就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
(3)细化要求:(进一步质疑)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觉得还有没有值得我们进一步修改的地方?(学生如果能想到,最好。如果不能,则教师引导)
①图例
教师: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上有两条折线,你能分出哪一条代表出生人口,哪一条表示死亡人口吗?怎么办呢?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往往会用线的虚实、折线的颜色、对应点的形状等方法来区分各条折线。并把区分的方法用简单的图例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②标题
教师:你能告诉大家这是一幅表示什么内容的统计图吗?(加标题)
3、点明课题
只用一条折线表示的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像这样,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它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4、回答问题(为了便于观看,出示教师做的统计图)
教师:这次我们可以轻松回答问题了。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上海人口从1995年开始负增长。所以现在国家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咱班有好多同学即将成为哥哥姐姐了!
咱们讨论了半天人口大计,为国家出谋划策,现在我们轻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选择题吧。
1、 ( )最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2、 (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3、希望小学要统计五年级各班同学为社会做好事的件数,应选用(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4、表示一年里12 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提高
1、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2、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摄氏度,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
3、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作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4、以下是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的情况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李欣、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3李欣、刘云的跳绳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4)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后,你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