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人 民 币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认识人民币》。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与评价的实践。 
教材分析: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同时从现实的生活出发重点教学元和角的关系。教材首先让学生认一认各种人民币,接着通过换一换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换币的方法。 
学生分析:人民币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已经具有了“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意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 、角 、分之间的关系。 
2、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4、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合理质疑,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十进制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购物及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人民币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过新年了,你们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压岁钱)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走一走、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拿着压岁钱在干什么? 
2、师:(1)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购物) 
购物买东西要怎么样? (付钱) 
 (2)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买票) 
买票也要怎么样? (付钱) 
 (3)这位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在储蓄罐里存钱) 
师:你们拿了压岁钱会存起来吗? 
存下来钱用来干什么? 
生:给爸爸妈妈买生日礼物。 
 捐给有贫困的小朋友。 
3、小结: 
小朋友都很棒,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做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好孩子。 
4、师:大家交流了很多,的确钱的用处很大,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人民币) 
5、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揭题质疑 
对于人民币你有什么问题? 
对于人民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 
(二)人民币的认识: 
1、了解人民币的一些基本信息。 
师:(出示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这是一张100元的人民币,你从哪里看出的是100元?还知道什么?(认识100元人民币的正面与反面的一些信息)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要像爱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那么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 
生:交流反馈:不折叠、不撕坏、不乱涂。 
区分流通币与样币。 
师:同样是100元的人民币,他们有什么区别?(媒体出示 学生交流) 
师:人民币的左下角都有有一条红色的斜线,这种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3、认识人民的各种面值。 
(1)(看媒体,一一说出对应的面值) 
(2)区分纸币与硬币。 
4、了解第五套与第四套人民币。 
(三)人民币的分类: 
1、师:这里除了有第五套与第四套人民币之分外,还可以将人民币怎样分类? 
(同桌讨论) 
2、反馈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 
生:按材料分:硬币和纸币。 
按单位分:元、角、分。 
3、媒体验证。 
4、人民币的单位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试一试:说出是多少钱? 
(四)人民币的进率: 
1、师:小丁丁和小巧,他们在说什么呢?(媒体演示) 
师:谁能帮助小丁丁,怎样付一元钱?(抽生交流)(三种不同的付钱方式) 
媒体验证,教师板书: 1元=10角 
2、师:那么小巧带的10分钱买一张书签够吗?(抽生交流)(三种不同的付钱方式) 
 媒体验证,教师板书: 1角=10分 
小结: 
1元=10角 1角=10分 
三、游戏拓展,巩固练习 
换币游戏(口答): 
(1)5角可以换( )个1角 
1元可以换( )个1角 
10元可以换( )张1元 
20元可以换( )张5元 
 (2)一张I元可以换几个5角? 
一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5元? 
(3)一共多少钱? 
(媒体出示,学生口答,说说为什么) 
购物游戏。 
要求,根据商品信息,拿出钱(凑整,没有找零)。 
数学百花园。 
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钱? 
古代的钱。 
四、课堂总结,自主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知道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 
3、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