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2课时)(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2课时)(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3 14:02:03

文档简介

《爱莲说》课后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
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2.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项是(3分)

)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交代了莲花的生存环境,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的品质。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
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二、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
???????????????????
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得?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
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4分)
?
?
?
?
【答案】
一、1、D
2、A
3、D
二、1.??A????????????2.??A?
3.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4.?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
2《陋室铭》课后检测
理解性默写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5.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6.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选择题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三、问答题
1.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来表现“惟吾德馨”的?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陋室铭》课后检测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二、选择题
1.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陋室主人品德高尚)
三、问答题
1.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陋室的自然环境之清幽。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可以看出交往人物之儒雅。(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情趣之高雅。
2.答:运用类比的手法。作者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
比自己,隐含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3.答:远离官场,是因为作者长期遭受贬谪,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见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并不是消极避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