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学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马说》学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1 13:26:20

文档简介

初 二 年级 语文 科 自读感知 学案 主备: 时间 : 1 月 11 日
学习内容:《马 说》-------韩愈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收获) 二、小组学习·懂读 (先自学、后合作,各抒己见,真诚合作。)(一)自学指导:(疏通文意,理解内容,读懂课文。)借助注释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充分使用。请用10分钟时间结合注释翻译课文1次,要求:(1)、用“ △ ”标出单个实词,用“ ”标出重要词汇。(2)、用铅笔“﹏﹏”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二)小组交流:(主动发表意见,认真倾听分析,共同解决疑难!)(1)就自主学习的个性问题及疑难困惑进行小组交流,互帮互学。(2)一人一句翻译(先点关键词后通句意),其他组员倾听,形成最佳答案。巩固检测(大胆细致,亮出精彩的你。)(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故虽有名马 只辱于 骈死 骈: 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安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以其道 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2)、翻译句子。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6.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同伴合作、共同落实。
学习目标:借助注释、词典、同学合作、教师点拨、读懂本文。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一、自主学习·准读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自学指导:学习文言文,准确熟练地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先让我们认真读课文吧!(1)、请用3分钟的时间读课文1次,并圈点批注生字。(2)、结合注释、词典给文中不认识的字注音,再次读课文1次。(3)、结合注释读课文1次,试着断句。(二)、自学检测。(1)本文体裁是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一事物说明道理。文章论述的是 的问题,抒发了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表达 (2)、本文作者 , 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字 ,河南河阳人,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 ”。宋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本文选自 ,《 》是一组短论,这里选的是第 篇。(3)、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伯乐 骈死 槽枥 外见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 其真无马邪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 食之不能尽其材 (4)、试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a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食之不能尽其材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教学反思 (疑惑)
第 页 第 页初 一 年级 语文 科 技能训练 学案 主备: 时间 : 1月 11 日
学习内容: 《马 说》---------韩愈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链接中考: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长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2、文中以伯乐相马的典故立意,以千里马“ ”与执策人慨叹“ ”进行对照评说,讽刺当权者埋没人才。3、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 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 (用文段外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 。(成语)5、“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 6、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韩愈的 说明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7、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食马者。 同 , 。尽其材 同 , 。才美不外见 同 , 。其真无马邪 同 , 。8、辨析词义。(1)、策 策之不以其道。 (2)、以 不以千里称。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3)、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4)、之 虽有千里之能 其真无马邪? 执策而临之 其真不知马也。 马之千里者 9、.说说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完成。)1、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2、请写出带马的成语:① ② ③ ④ 3、列举两个历史上的名马:
学习目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托物寓意的特点。
重 点 :名句的理解与把握。 难 点:托物寓意的构思。
理解课文·品读(深入理解课文,会有新发现!)(一)、自学指导:请用5分钟默读课文,要求:概括各段内容。 (二)、自学检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三)再读文章,思考下面的问题。1、你怎样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 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知道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吗? 论点: 悲惨命运: 遭遇:(千里马) 埋没原因: “食马者”愚妄: 主旨: 千里马不遇伯乐--(托物寓意)---人才难遇明主
教学反思 (疑惑)
第 页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