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体育 6.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体育 6.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4-13 09: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
一、教材概述:
篮球运动是《全日制中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选修教材,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制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二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基础的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的学生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能够传接准确,60%的学生能够在侧身跑中做到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动作基本协调连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传、接球时手型动作是否正确
2、传、接球时全身是否协调用力
3、传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间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学生在篮球方面表现出较浓的兴趣和充足的自信心。然而在传接球技术方面接触少,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考虑到学生相互配合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应加强相互合作教育。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二学生对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较高,运动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较复杂,学生很难直接掌握,所以在进行复习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手型、传接球技术及用力顺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动作,对动作过程更清晰。
(2)分层递进法:基本练习部分由两人原地传接球到移动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递进方法。
(3)纠错法: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不使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练习方法: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包括:
两人对传(幻灯片)
(2)行进间传接球
B、两人移动平攻
(幻灯片)
C、四角传球(幻灯片)
A、扇形传球(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活动动机
发展学生活动能力
身心调整阶段
集合整队,宣布本课内容
准备活动,调动身心
选择练习方法
形成各练习小组
教师进行调控指导
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集合整队,放松练习
师生评议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
两人对传(幻灯片)
A、
两人对传
A、扇形传球
行进间传接球
B、






四角传球
C
七、组织队形和位置图幻灯片:












上课队形:
























两人对传












扇形传球
两人移动平攻
行进间练习








四角传球
行进间练习




六、场地器材:
1、篮球:40个
2、篮球场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