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0梧州)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将棋子击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飞出去的棋子没有惯性
C.上面部分的棋子没有惯性 D.只有最下面部分的棋子才有惯性
2.(2020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2020恩施)在没有风的室内向上抛出皮球,在球升到最高点静止的瞬间,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有(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手的推力
C.不受力 D.重力和惯性力
4.(2020十堰)如图,某同学连续用脚蹬地,滑板车在水平路面加速前进,停止蹬地后,滑板车慢慢停下来。关于图中滑板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
B.滑板车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滑板车受的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是平衡力
D.用脚蹬地时,该脚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5.(2020鄂尔多斯)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成峰顶测量任务(如图)。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6.(2020徐州)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若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此时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 )
A.比没有风时大 B.比没有风时小
C.和没有风时一样大 D.以上都有可能
7.(2020丹东)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2020河池)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支持力
B.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2020玉林)在下列的四幅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到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10.(2020娄底)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小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11.(2020柳州)小杰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是( )
A B C D
12.(2020黔南州)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的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D.木块运动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13.(2020自贡)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4.(2019·苏州)小明用力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同时他的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
15.(2019·长沙)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是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如果这时橡皮所受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将做 运动。
16.(2019·百色)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2020雅安)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_____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18.(2020广元)如图所示,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F时,物体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当拉力F为18N时,物体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
19.(2020铜仁)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按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已知F大小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墙面;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逐渐减小外力F,物体将紧贴墙面下滑,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
20.(2020嘉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_____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
21.(2019·山西)小明是个科幻迷,他创作了一篇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我是超人》。小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骤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 。地球骤然停止自转,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还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三、作图题(4分+4分+4分=12分)
22.(2020哈尔滨)如图,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以“”为力的作用点)
23.(2020大连)如图所示,重锤用细线吊着静止在空中。请画出重锤所受拉力F和重力G的示意图。
24.(2019·铜仁)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10分+12分+10分=32分)
25.(2019·葫芦岛)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__________。
(3)实验后分析得出: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在________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___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26.(2019·梧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
(1)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丁所示。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7.(2020金昌)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______两个图(选填“甲”、“乙”、“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
(5)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0梧州)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将棋子击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飞出去的棋子没有惯性
C.上面部分的棋子没有惯性 D.只有最下面部分的棋子才有惯性
【答案】A
【解析】
惯性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并尽量使其保持现有的状态,不论是静止状态,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击打棋子前,棋子是静止的,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这一棋子因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飞了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到原位置的下方。
故选A。
2.(2020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A.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由于小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B错误;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2020恩施)在没有风的室内向上抛出皮球,在球升到最高点静止的瞬间,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有(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手的推力
C.不受力 D.重力和惯性力
【答案】A
【解析】
在没有风的室内向上抛出皮球,球升至最高点静止的瞬间,球只受到重力,球已离开手,不受到到推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0十堰)如图,某同学连续用脚蹬地,滑板车在水平路面加速前进,停止蹬地后,滑板车慢慢停下来。关于图中滑板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
B.滑板车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滑板车受的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是平衡力
D.用脚蹬地时,该脚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答案】D
【解析】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滑板车的惯性大小只和它的质量有关,与其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滑板车所受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车和人的重力之和,其数值要大于滑板车的重力,所以滑板车受的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用脚蹬地时,该脚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故D正确。
故选D。
5.(2020鄂尔多斯)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成峰顶测量任务(如图)。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A.登山时,登山队员的重力是一定的,压力大小不变,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6.(2020徐州)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若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此时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 )
A.比没有风时大 B.比没有风时小
C.和没有风时一样大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因为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所以衣架和衣服处于平衡状态,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等于衣架和衣服的总重力;而没有风时,衣架和衣服静止,衣架和衣服也处于平衡状态,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也等于衣架和衣服的总重力。所以此时衣架对晾衣杆的压力和没有风时一样大。
故选C。
7.(2020丹东)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故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因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在水平方向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故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两个方向相同,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两个力方向相同、作用于不同物体,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8.(2020河池)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支持力
B.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A.木箱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上的,故A错误;
B.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小军也会受到木箱的作用力,故B错误;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点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箱保持原有状态,即保持静止不动,故D错误。
故选C。
9.(2020玉林)在下列的四幅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到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
AC.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C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0娄底)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小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小球的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小球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教室天花板上的电灯保持静止状态,电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小孩重力改变了小孩的运动状态,惯性是一种性质,它不是一种力,故C错误。
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车保持静止状态,车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1.(2020柳州)小杰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打滑是因为摩擦力太小,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故选B。
12.(2020黔南州)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的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D.木块运动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答案】B
【解析】
A B.木块运动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木板对它的支持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A错误,B正确;
C.木块的质量越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越大,对木板的压力越大,水平拉动木块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故C错误;
D.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运动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3.(2020自贡)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A. 甲、乙两次实验,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所以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A正确.
B. C.乙、丙两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改变了,触面的大小相同.既不能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也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B、C错误.
D.乙、丁两次实验中,改变了接触面的大小,但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所以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4.(2019·苏州)小明用力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同时他的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惯性 ? 相互
【解析】
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足球仍在空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够继续飞行一段距离;
用力踢足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对脚施加反作用力,因此脚感到疼。
15.(2019·长沙)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是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如果这时橡皮所受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将做 运动。
【答案】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
【解析】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方向不断发生改变,这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当所有的力突然消失,橡皮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橡皮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6.(2019·百色)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 减小
【解析】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雨天行车时,因为积水的路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从而导致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须减速慢行。
17.(2020雅安)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_____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8
【分析】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分别以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某一个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弹簧挂钩上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吊环上的作用力起固定作用。
【解析】
[1]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2]以左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8N;同理以右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8N。
18.(2020广元)如图所示,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F时,物体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当拉力F为18N时,物体向右做加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
【答案】重力 15 15
【分析】
根据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可处理此题。
【解析】
[1]重为50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则有
f=F=15N
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3]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增大为18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
19.(2020铜仁)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被紧按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已知F大小为20N,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墙面;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逐渐减小外力F,物体将紧贴墙面下滑,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
【答案】10 竖直向上
【解析】
[1]由于物体保持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物体重为10N,那么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0N。
[2]物体紧贴墙面下滑,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20.(2020嘉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_____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
【答案】摩擦力 惯性
【分析】
(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该性质称为惯性。
【解析】
[1]下雨天,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减小,容易摔倒。
[2]甩动雨伞,雨伞上的雨水与雨伞一起运动,雨伞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伞上的雨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被甩出。
21.(2019·山西)小明是个科幻迷,他创作了一篇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我是超人》。小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骤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 。地球骤然停止自转,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还有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人具有惯性 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由于惯性被甩向天空等
【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小伙伴原来随地球一起运动,若地球骤然停止自转,小伙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被甩向了天空,故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人具有惯性;地球骤然停止自转,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由于惯性被甩向天空。
三、作图题(4分+4分+4分=12分)
22.(2020哈尔滨)如图,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以“”为力的作用点)
【答案】
【解析】
因为木块在水平向右的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右的拉力属于平衡力,因此从物体重心作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3.(2020大连)如图所示,重锤用细线吊着静止在空中。请画出重锤所受拉力F和重力G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拉力从重心沿绳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4.(2019·铜仁)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在斜面上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物体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重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四、实验与探究题(10分+12分+10分=32分)
25.(2019·葫芦岛)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__________。
(3)实验后分析得出: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在________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___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答案】(1)同一高度 (2)非平衡力 匀速直线运动 (3)毛巾 毛巾
【解析】(1)用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是因为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由于毛巾的表面最粗糙,受到的阻力最大,因此在毛巾表面的小车滑下时的高度就应该高一些。
26.(2019·梧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
(1)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丁所示。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1)光滑(2)相等 相反(3)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5)错误
【解析】(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用较光滑的实验桌面;(2)图甲中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4)当把小车换成硬纸片,硬纸片平衡时,为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应用剪刀从中间剪断硬纸片,观察现象;(5)用一根细线将小球悬挂起来,剪断细线后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此时观察到小球下落,小球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可以说明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27.(2020金昌)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______两个图(选填“甲”、“乙”、“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______;
(5)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甲、丙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控制变量法 不一定
【解析】
(1)[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选择甲丙两图。
(3)[3]比较甲、乙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滑动摩擦力较大,可以得到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4]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5)[5]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示数稳定。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