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张PPT)
黄杨扁担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流行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秀山花灯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元代借鉴"跳团团"的载歌载舞、连说带唱的形式,明代又融入采茶戏的一些歌舞。
它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清溪、兰桥、平凯、迎凤、涌洞、海洋、溶溪、峨溶、玉屏等地为最盛。秀山花灯的演出,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设灯堂、启灯(请灯)、跳灯、辞灯。
2006年5月20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51。
简介
《黄杨扁担》是重庆民歌,起源于重庆市秀山县白粉墙村(黄杨扁担村)
,是土家族宝贵的文化资源,《黄杨扁担》是重庆三千万人民的骄傲。1958年歌唱家朱宝勇首次演唱《黄杨扁担》,从此,优美抒情的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
"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酉州,人说酉州的姑娘好,酉州
的姑娘会梳头……"这首蜚声海内外的重庆民歌,先后被李双江、蒋大为等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过,几乎每一本关于中国民歌的书,都会将其收入。今天所学就是蒋大为版。
20世纪50年代初,有歌舞团在秀山采访花灯音乐和舞蹈,走访了上百位花灯老艺人,听到《黄杨扁担》时,据说一位同志兴奋得从坡上滚了下去。作曲家林祖炎当场将词曲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今天唱遍神州的《黄杨扁担》仍是原汁原味,没作任何加工修改。《黄杨扁担》是重庆民歌的代表作品。
蒋大为
蒋大为,1947年1月22日生于天津市和平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0年,蒋大为凭一曲《红牡丹》成名。1985年,蒋大为曾担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被观众熟视
。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担任原全国文联第八届常委,
2009年,获得"中非艺术家"称号,被授与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由他作曲并演唱的《说中国》
《和谐家园》两首歌入选中宣部100首爱国歌曲大家唱曲目,2015年,获"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称号。
蒋大为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民歌艺术如花似锦的繁荣景象,《牡丹之歌》《骏马奔驰保边疆》《敢问路在何方》等这些经典之作,已经写入了中国民歌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