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12 22: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自主学习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气温逐渐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降水越来越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升高
降低


阶梯
下降






一、地理差异显著
结论:
我国气温、降水、地势分布呈现有规律
的变化,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
1、农业西部以 为主,
东部以 为主。
2、人口、城市、交通线有 的分布
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西部
畜牧业
种植业
东密西疏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读教材第4页图5.3、5.4,完成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差异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
一年两熟或
主要农作物

、大豆
、油菜
民居特征
屋顶坡度 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
交通运输
运输为主,马车是的传统交通工具,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是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旱地
水田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小麦、玉米
水稻
较小

陆路
水路
2、练一练:教材P5的活动题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者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800㎜以下
800㎜以上
平原、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1、农作物:
南稻北麦
2、作物熟制:
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
北方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活动(教材)p5
植被类型
河流流量
归纳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气候的影响
北方:小
南方:大
降水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感悟、应用
河流有无结冰期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北方与
南方
旱地与
水田
湿润地区与
半湿润区
暖温带和
亚热带
800毫米等
降水量线
1月 0℃
等温线
温带季风气
候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
三、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和个人)
1.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广州 B.海口
C.哈尔滨 D.合肥
2.我国东西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
A. 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D. 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C
B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差异特点表现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
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
4.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上是( )
A.亚热带和热带的界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一月份0℃等温线
A
D
5.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是(  )
①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房顶坡度比以北大,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
A.接受更多的阳光 B.空气流通
C.更快散热 D.雨水排泄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