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13 20:20:06

文档简介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第1课时 动物的生长时期
知识点
1 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1.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
A.胚胎
B.蝌蚪
C.受精卵
D.幼蛙
2.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蝌蚪和青蛙是同种生物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3.如图A1-3-1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1-3-1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B用________(填“鳃”或“肺”)呼吸。
知识点
2 昆虫的发育
4.据报道,“神舟九号”飞船将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破蛹成蝶和蝴蝶升空代表着梦想的实现与飞跃。与蝴蝶的发育方式不同的是(  )
A.豆天蛾
B.蜜蜂
C.家蚕
D.蝗虫
5.“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该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沿线国家,下列有关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图A1-3-2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6.下列昆虫中与苍蝇的个体发育类似的一项是(  )
①家蚕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知识点
3 动物的生长时期
7.虽然地球上的生物个体都会有死亡的一天,但地球上的生物没有灭绝的原因是(  )
A.生物都会死而复生
B.生物在生长时期的交相更替中得以延续
C.生物自己会从自然界中合成
D.人类用科技使它们不灭绝
8.动物的生命周期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不会对动物寿命造成恶劣影响的是(  )
A.气候恶化
B.食物缺乏
C.天敌捕食
D.植树造林
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0.侵入某市的“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你认为防控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是(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B.蝌蚪与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仅在形体上大小有差异
C.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D.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
12.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下列有关蝗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蝗虫是一种益虫
D.幼虫与成虫结构上的差异很大
1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飞蛾扑火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14.图A1-3-3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图A1-3-3
(1)请写出图中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
A
______,B蛹,C
______,D
________。
(2)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填文字)期。
(3)苍蝇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________期。
15.如图A1-3-4所示为蚊子的发育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1-3-4
(1)请写出图中各阶段的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
(2)请用文字和箭头绘制一幅表示蚊子生长发育过程的简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蚊子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与蝗虫相比,主要差异在于蚊子有________期。
(4)根据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你认为防治蚊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蔟(每片方格蔟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3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薄头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
17.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①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出的实验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实验设置如下表所示。(青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实验组别
青蛙受精卵数量(个)
模拟环境

100
A

100
清水和化肥

B
清水和洗涤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成蛙等阶段。
(3)实验组Ⅰ中,A应是________;实验组Ⅲ中,B应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C
2.C [解析]
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卵细胞,而不是受精卵。
3.(1)B→C→E→A 
(2)鳃 
4.D
5.A [解析]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家蚕的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和①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
6.B 7.B 8.D 9.B
10.B [解析]
美国白蛾是害虫,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
11.B [解析]
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蛙逐渐发育为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
12.B [解析]
蝗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是一种害虫。
13.A [解析]
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
14.(1)幼虫 成虫 受精卵
(2)D→A→C 成虫 (3)D→A→B→C
(4)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5)幼虫
15.(1)幼虫 蛹
(2)
(3)蛹
(4)①用药剂杀虫;②清除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③在不流动的水中养鱼,让鱼捕食蚊卵、幼虫和蛹
16.(1)蛹
(2)“薄头茧”的发生率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或光线的明暗与均匀程度可能会影响“薄头茧”的发生率或不同的光照条件可能会影响茧的均匀程度等)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或蚕的食物,合理即可)
[解析]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
(2)作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作出的,假设的作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是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湿度等。
17.(1)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
(2)蝌蚪 幼蛙
(3)清水 100 控制除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4)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
(5)Ⅰ的孵化率比Ⅱ和Ⅲ高
[解析]
(1)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步骤。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2)青蛙经过抱对后,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大。(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实验时,唯一变量是是否含有污染物,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表中Ⅱ组是清水和化肥、Ⅲ组是清水和洗涤剂,因此Ⅰ组中,A应是清水。实验组Ⅲ中,B应是100,原因是实验材料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有唯一变量。(4)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观察并记录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5)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Ⅰ的孵化率比Ⅱ和Ⅲ高。第2课时 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知识点
1 动物的有性生殖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B.能否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并结合
C.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D.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2.下列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属于卵胎生的是(  )
A.青鱼
B.扬子鳄
C.鲨
D.狗
3.天台小狗牛即天台黄牛,是牛的一种,因其体型矮小如狗而得名。它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 卵生
B.体内受精 胎生
C.体外受精 卵生
D.体外受精 胎生
4.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不属于胎生的是(  )
A.鲸
B.蜥蜴
C.蝙蝠
D.家兔
5.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鸟类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的生殖方式为(  )
图B1-3-1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
6.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它的主要意义是(  )
A.卵大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卵大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C.卵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卵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7.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个体发育的起点不同
B.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C.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不同
D.胚后发育的方式不同
8.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种类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A
金鱼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B
青蛙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C

体内受精
体内发育
D
蝴蝶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9.下列各种生殖方式中,动物的子代生存率最高的是(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卵胎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
知识点
2 动物的无性生殖
10.如图B1-3-2为水螅进行无性生殖的示意图,则水螅的生殖方式是(  )
图B1-3-2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11.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B.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
D.母狗产下小狗
12.如图B1-3-3所示为草履虫的生殖过程。根据图中所示的草履虫生殖的特点,可以推测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  )
图B1-3-3
A.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以上都不是
13.“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B1-3-4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B1-3-4
(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关于灯塔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多细胞生物
B.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C.碎片变成幼虫属于有性生殖
D.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15.下列生物受精卵的卵黄中,营养物质含量最少的是(  )
A.鹅
B.乌龟
C.鹦鹉
D.蝙蝠
16.2018·台州期中
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如图B1-3-5所示),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台州市一些地方已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B1-3-5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17.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有利于胚胎发育,原因是(  )
A.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保障
B.胚胎发育时的温度比较稳定
C.胚胎发育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D.以上各项都是
18.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后,用3头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母猪与普通公猪交配怀孕,其中一头顺利产下11头小猪。
(1)最初培育成功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其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2)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母猪与普通公猪交配怀孕后,产下11头小猪,其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11头小猪都是克隆猪吗?____________。
19.下表的资料中显示了四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动物
卵黄量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场所
育雏行为

丰富
体内受精
母体外
孵卵


体内受精
母体内
哺乳育幼


体外受精
母体外



体内受精
母体内

(1)产卵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的动物种类是__________。
(2)从生殖发育特点看,最高等的动物种类是__________,请举出一例代表动物____________。
(3)如果丙代表两栖动物,请你以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例,分析:为什么两栖动物算不上真正的陆地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
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图B1-3-6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3)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
℃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温在18~34
℃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B [解析]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C 
3.B [解析]
牛是哺乳动物,它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胎生。
4.B [解析]
鲸、蝙蝠、家兔都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都是胎生;蜥蜴是爬行动物,卵生。
5.A [解析]
黄腹角雉是鸟类,它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6.A [解析]
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它的主要意义是含卵黄较多,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7.C
8.D [解析]
金鱼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青蛙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狗为体内受精,胚胎体内发育;蝴蝶为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9.C 10.B
11.B [解析]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母狗产下小狗、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的过程都是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存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12.C
13.(1)克隆技术
(2)为“多莉”的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
(3)无性生殖
14.C [解析]
碎片变成幼虫说明水母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属于无性生殖。
15.D 16.A 
17.D [解析]
胎生动物的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源源不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能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
18.(1)无性生殖 
(2)胎生(或有性生殖)
(3)不是
19.(1)丙 
(2)乙 家兔(合理即可)
(3)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幼体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所以算不上真正的陆地动物
[解析]
(1)丙是体外受精,卵细胞或精子是一个细胞,在体外容易失去活力,这就需要产大量的卵细胞和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卵的数量,又是在母体外发育,还没有育雏行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后代的成活率。而甲、乙和丁或体内受精或母体内发育,有的还有育雏行为,相比较而言,丙应该是产卵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的一类。(2)从生殖发育看最高等动物种类的应该是乙,因为乙体内受精,母体内发育,还哺乳育幼,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如家兔、猫等动物。(3)丙是体外受精,如果丙代表两栖动物,以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例,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其发育必须在水中才能完成,成体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因此两栖动物算不上真正的陆地动物。
20.(1)有性生殖 (2)26

(3)在18
℃~26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
℃~38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
(4)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