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制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闻一多
目 录
整体感知
背景人物
研读课文
总结拓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品味作者爱憎分明、充满激情、极富号召力、感染力的语言,能进行即兴简短的讲演。
3.学习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整体感知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此身别无长处,
既然有一颗心,
有一张嘴,
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简要说说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背景人物
人物简介
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背景人物
背景介绍
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
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
背景人物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背景人物
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看到这篇讲演词有怎样特色呢?
研读课文
感情强烈,
爱憎分明,
富有战斗力
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研读课文
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
无耻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
光荣
对比
反衬
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研读课文
敌人的凶残卑劣
正反对比
李先生及人民的光荣
研读课文
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他们
你们
向听众揭露
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
研读课文
我们对这篇演讲词内容,感情、语言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请你选择喜欢的段落,将作者的演讲深情再现吧!
研读课文
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
假设你是参加李公朴追悼会的爱国热血青年,听了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看到了他的铮铮骨气,但时隔几小时,闻一多先生便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口之下。你怀着沉痛的心情又参加了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请你代表青年一代讲几句话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总结拓展
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革命战士坚持正义、追求光明、不畏强暴、不怕流血,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胜利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胜利果实,努力学习,积极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