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003年(?
?)乘载“神州五号”绕地球14圈。
A.杨利伟?
?
?
?B.尤里·加加林?
?
?
?C.阿姆斯特朗
2.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
?
?
?B.由圆到缺?
?
?
?C.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3.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
?)。
A.柱状图?
?
?
?B.折线图?
?
?
?C.维恩图
4.月球上的(?
?)为数众多,直径超过1千米的就有3万多个。
A.月海?
?
?
?B.山脉?
?
?
?C.环形山
5.为了使手电筒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
A.改变手电简的照射角度?
?
?
?B.改变物体的摆放?
?
?
?C.打开或关闭手电简光源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
?
),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
?
?
),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
?
?
)
、(?
?
?
)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
?
?
)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
?
?
)有关。
3.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
?
?
);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
?
?
)。
4.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古人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天是(?
?
?
)的,地是(?
?
?
)的。
5.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
?
?
)的,地是(?
?
?
)的。
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
?
?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没有光照也可以产生影子。(?
?)
2.只要有光源、物体和屏,就能产生影子。(?
?)
3.太阳的高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
4.小丁在野外郊游,他观察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时应该是下午。(?
?)
5.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四.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填表题。小芳想制作月球档案卡,请你帮助她一起完成。
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古代的人们是通过哪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为什么要探索星球上是否有水的存在?
六.综合题(共2题,共17分)
1.综合分析。
(1)下图中的装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阳光下,在地上竖直插一根小木棍也可以做成类似的简易装置,这样的简易装置与图中的装置有什么不同?
2.将太阳、月球、地球的特点填在下面的椭圆中(填序号)。
①有充足的空气②表面有环形山③会发光发热④自身不会发光⑤是一个球体⑥表面有海洋和陆地⑦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C
二.填空题
1.大;小
2.位置;方向;距离;形状
3.短;长
4.圆;方
5.圆;方
6.麦哲伦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填表题
1.四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八十分之一;六分之一
五.简答题
1.(1)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2)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六.综合题
1.(1)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2)日晷的晷面是倾斜的,上面有字。
2.太阳的特点:③⑤
月球的特点:②④⑤
地球的特点:①④⑤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