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团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剪纸语言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欣赏
导入 出示剪纸,问:“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剪纸)
将手中的材质稍作修剪变成团花剪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中国的剪纸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确认了剪纸的世界意义。因为剪纸的图案可以表达人类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这是一张圆形的彩色纸,仔细看一看它能变出什么?(教师演示团花的制作过程)这种艺术品叫什么名字?
团花剪纸。
团花剪纸又叫折叠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中最常见最简便的一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制作《百变团花》。
板书课题《百变团花》同时,出现课件幻灯课题。 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百变团花。
欣赏
剪纸 你们想不想先了解一些关于团花的知识呢?
(打开课件欣赏部分,同时舒缓的音乐轻轻响起,直至下课。)
3.欣赏团花作品
(1)《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团花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出现了。
(2)欣赏《梅开五福》、《连年有余》、《喜字团花》。问:团花中的图案是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些图案?
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 ,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
了解剪纸的有关知识。
探究
学习 课下提前调查孩子们所担心的问题:
1、团花折纸方法不会:
第一步:准备好正方形的纸。没有正方形的纸怎么办?想一想,怎样做就能得到正方形的纸。
课件出示折法步骤图,老师示范。
大家一起来研究
(1)现在请大家将桌上的团花作品从民间剪纸作品中挑选出来,再看一看教室的墙上、门上、玻璃上等地方,说一说团花有什么特点?
板书: 特点:圆形
(2)打开课件《大家一起来解决》部分:
①不会剪怎么办?
②剪断了怎么办?
③不会折怎么办?
④怎么剪出图案?
(2层、3层、5层等,图案有疏有密。)
教师强调注意:让学生试一试。有些同学剪散了,是什么问题?(没有找准中心点,中心点在不能打开的那个尖角上。)
剪花纹的时候上下不能剪到头,左右不能剪到头。
第四步:对比思考,怎样剪出的团花纹样最好看?
师:很好,现在大家都能剪出团花来了。不过有的非常漂亮,有的却不那么好看。这是怎么回事儿喃?
1.出示两幅图片对比,漂亮的和不好看的有什么不同?
a花纹层数多的漂亮;
b花纹样式多的漂亮;
c花纹镂空有大小变化的好看;
2.打开书看看你找到了什么花纹?教师举例心形。
b.怎样让团花有大小变化,才能够层数多呢?
教师示范讲解可以多画几层,画时注意大小。
教师提示:注意中心点,开口与闭口。
教师带领大家总结折、剪步骤。
构思 创意 制作
(1)你想剪什么样的团花?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
把你的想法和小伙伴说一说。
(2)利用墙上的团花图案帮助学生分析毛毛纹、月牙纹、飞燕纹、圆点、三角等基本图形。
(3)选择喜欢的团花剪剪看!
学生学习团花折剪方法。
准备好正方形的纸。
学习折法。
学习剪法。
对比思考,怎样剪出的团花纹样最好看?
教师讲解示范。
总结折、剪步骤。
艺术
实践 作业要求
先折一折再选画花纹;
剪几朵花纹丰富,大小、层数有变化的团花。
2、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要求完成制作。
审美
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
2、小结:团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的用途还真不少呢!不仅可以装饰窗子,还可以用在邮票上、婚礼上、杯子上...同学们回家可以多加练习。 学生自评、互评,共同提高。
安全 提示 放学时提示学生安全回家。
板书
设计 7 百 变 团 花、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