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间艺术
——学学做“蜡染”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教版美术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习了上节课“扎染”以后介绍的另一种民间染布工艺——蜡染。通过学生的自身的体验,初步懂得民间蜡染的基本工艺,尝试用油画棒在纸上描绘形象,加以染色的制作方法。根据“油水分离”的原理,感受民间蜡染制作工艺的特点。通过作品欣赏,感受民间蜡染艺术,体验蜡染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各种绘画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对点、线组成的装饰性花纹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但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对美术表现手法较单一。通过本课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美,学习水油分离的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笔等。
教具:铅画纸、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粉笔、图片资料、音乐、课件、范画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基本工艺,学会用油画棒在铅画纸上描绘形象并染色,仿蜡染制作蜡水分离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学习用蜡水分离技术仿制蜡染工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体会蜡染作品的独特美,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
教学重点:水油分离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设计与绘制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民间蜡染的基本题材,用油水分离法完成图形的蜡染。
提高要求:能够绘制较复杂的图形,图形的设计与蜡染效果的协调。
教学过程:
欣赏与导入
创设情景
师表演一个蜡染小魔术
揭示课题《学学做蜡染》
板书:学学做蜡染
观看蜡染视频
【设计说明】在课的导入阶段,通过变小魔术的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并非常自然地过渡到民间蜡染工艺的欣赏和介绍,使学生听来饶有兴趣。
感受与交流
小试牛刀
1.学生初步尝试蜡染过程
(教师示范蜡染过程)
2.展示个别作业,发现问题:
(1)图案不清晰、线条太细。
(2)构图不饱满
提问: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师生交流:
蜡笔用力,线条加粗
顶天立地,坐靠右靠
3.吸取刚才的教训,学生再一次作业。
(二)欣赏优美的蜡染图片
1.媒体出示优美蜡染作品,学生欣赏
提问:艺术家们都画了写什么?(蜡染作品的题材有哪些?)
人物、动物、植物
(三)丰富蜡染作品
1.教师出示一幅植物为例的蜡染作品
提问:你们觉得老师的作品和艺术家们的作品比较谁更好看?
提问:如何帮助老师修改?
2.学生讨论,总结办法
(1)图案内添加纹样
(2)背景添加纹样
3.教师播放修改视频
师: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办法绘画人物或动物。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作业的自身反馈,让学生了解在上蜡过程中应注意上蜡的力度和构图。老师通过自己的范画和艺术家的作品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图形纹样丰富性的重要性。
尝试与创作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根据人或动物或植物为主题完成一幅完整蜡染作品
作业要求:
1)上蜡均匀,轮廓清晰
2)图形简洁、纹样丰富、构图饱满
3)完成作品后,小组评选一副最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说明】通过之前的讨论交流和对比,学生对图样丰富性和构图和力度问题应有所解决,在此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完成不同主题的蜡染作品。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作业(小组内推出最好贴在黑板)
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要求:
上蜡均匀,是否清晰
图形饱满,造型简洁,生动。
3、教师简评小结。
【设计说明】让学生的作业呈现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评价环节能围绕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展开,让学生再次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
五、拓展
1.播放视频
生活中的蜡染的应用
(
学学做蜡染
)板书:
(
魔术范画
)
(
范画
2
)
(
植物范画
)
(
动物范画
)
(
人物范画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