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冲刺提高卷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分
?
?
?
?
?
?
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4和36的公因数有(???
)个。
A.?3???????????????????????????????????????????B.?4???????????????????????????????????????????C.?5???????????????????????????????????????????D.?6
2.
五(2)班的同学去植树,每行植的棵数一样多,每行植8棵或10棵树苗,最后都剩下5棵,他们至少带了(
??)棵树苗。
A.?85?????????????????????????????????????????B.?40?????????????????????????????????????????C.?45?????????????????????????????????????????D.?80
3.
一张长24cm,宽18cm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分成(???
)。
A.?12个?????????????????????????????????????B.?15个?????????????????????????????????????C.?9个?????????????????????????????????????D.?6个
4.
一堆苹果平均分给2、3、4、5、6个小朋友,都可以使每人分到的个数一样多,这堆苹果最少有(??
)个。
A.?30???????????????????????????????????????B.?60???????????????????????????????????????C.?126???????????????????????????????????????D.?240
5.
在一条60米长廊的一边,每隔4米挂一个灯笼(首尾都挂)。现在要将每两个灯笼之间的间隔改为5米,共有(???
)个灯笼不要移动。
A.?3???????????????????????????????????????????B.?4???????????????????????????????????????????C.?6???????????????????????????????????????????D.?10
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6.
大于
小于
的分数只有一个。(??
)
7.
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米。(????
)
8.
把一根2m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m。(???
)
9.
小于
而大于
的分数只有1个.(??
)
10.
一个非零数除以一个假分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
)
三、仔细想,认真填(共7题;每空1分,共13分)
11.
在下图中,把一个图形看作单位“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________
?
________
12.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A,分母是B。如果A=2×2×3×5×7,B=2×3×3×5×5×7,那么这个分数约分后的最简分数是________。
13.
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________
???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14.
五(1)班的同学去植树,每行植的棵树一样多,每行植6棵或10棵树苗都正好植完,他们至少带了________棵树苗。
15.
学校鼓乐队有18名男生和45名女生。如果男、女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________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________排。
16.
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总人数在30~40之间,这些学生可以分为6人一组,也可以分为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有________人。
17.
把4升水平均倒入5个杯子里,每杯水占总量的
________,每杯水是
________升.
四、计算能手(共1题;共10分)
18.
(
10分
)
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0.8=
?
?
?
?
0.37=?
?
??
??
0.625=
?
??
?
2.6=
?
?
?
?
?
3.25=
=?
?
?
?
=
?
?
?
?
=
?
?
?
?
=
??
???
?
?
2
=
五、解答问题(共12题;共57分)
19.
(
4分
)
笑笑家的书房是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书房铺满,需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节约?
20.
(
4分
)
运动会上五(3)班买来45个苹果和27个面包,平均分给班上的运动员,刚好分完。这个班最多有多少名运动员?
21.
(
4分
)
学校操场长100m,宽60m。现计划在操场四周种树,要求每两棵树的间距相等,四个角上各种一棵树。共有几种符合要求的种法?每隔多少米种一棵树比较合理?
22.
(
5分
)
一间卧室长40分米,宽28分米,要铺上正方形瓷砖,尽量不破坏整个瓷砖来进行铺地,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共需要这样的瓷砖多少块?
23.
(
5分
)
洗衣机厂6月份一共生产洗衣机3600台,其中全自动洗衣机3000台,其余的是普通洗衣机。普通洗衣机占全部洗衣机的几分之几?
24.
(
4分
)
把一块长方形木板锯成70个大小一样的最大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5cm。这块长方形木板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写出两种可能的情况。
25.
(
4分
)
五(7)班举行了庆祝元旦的美食分享会,家长们准备了115个小面包,148个蛋挞,74个橘子,平均分给班上的同学们。结果小面包多了7个,蛋挞多了4个,橘子多了2个,这个班最多有多少名同学?
26.
(
4分
)
把下面两根彩带剪成同样长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根短彩带?
27.
(
6分
)
把一个长48cm、宽36cm的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1)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分法。
(2)最少可分割成________个正方形。
(3)最多可分割成________个正方形。
28.
(
5分
)
学校植树,有每行栽12棵、16棵或20棵三种栽法,都刚好排成整行而无剩余,则至少有多少棵树?
29.
(
6分
)
甲、乙、丙三人是朋友,他们每隔不同天数到图书馆去一次,甲3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5天去一次.有一天,他们三人恰好在图书馆相会,那么至少再过多少天他们才可能再在图书馆相会?
30.
(
6分
)
某小学五年级四班王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全班学生恰好平均分成3个小组,每组人数在10人至20人之间,王老师与每名学生植树同样多,一共植树364棵,则五年级四班有学生多少人?每人植树多少棵?
六、拓展训练(共1题;共10分)
一个小区的公路长108米,在路的一边种桂花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现在要把它们移栽成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
(1)如果第一棵不动,那么原来的第________棵也不用动,中间距离是________米。
(2)照这样计算,那么原来的第________棵、第________棵也不用动。
答案解析
一、精挑细选
1.
D
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4和36的公因数有:1、2、3、4、6、12,一共有6个。
故答案为:D。
思路引导: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用除法,用这个数连续除以1,2,3,……,除到它本身为止,能整除的就是它的因数,由此分别求出24、36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数一数有几个。
2.
C
解:解:8和10最小公倍数是40,
40+5=45(棵),所以他们至少带了45棵树苗。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得至少带树苗的棵树=8和10的最小公倍数+5,本题中8和10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关键。
3.
A
解:解: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24÷6)×(18÷6)
=4×3
=12(个)
所以至少可以分成12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
故答案为:A。
思路引导:分析题意可得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4cm和18cm的最大公因数,本题先计算出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再用(24÷最大公因数)×(18÷最大公因数)即可得出答案。
4.
B
解:
2、3、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
这堆苹果最少数量是2、3、4、5、6的最小公倍数时,就可以保证每人分到的个数一样多。
5.
B
解: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4×5=20
不需要移动的灯笼有:
60÷20+1
=3+1
=4(个)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先求出两种间隔长度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长廊的长度÷最小公倍数+1=不要移动的灯笼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二、判断正误
6.
错误
解:大于小于的同分母分数只有一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大于小于的分数中,既有同分母分数,又有异分母分数,本题据此解答即可。
7.
正确
解:6÷7=(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绳子的总长度÷平均分的段数=每段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8.
正确
解:每段是这根木料的:1÷5=;
每段长:2÷5=m。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引导:把木料总长看“1”,求每段是这根木料的多少=1÷分成的段数;每段的长度=木料总长÷分成的段数。
9.
错误
解:小于而大于的分数只有个,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在任意两个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
,
,
它们中间还有
,
。继续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3倍、4倍、5倍……,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分数,这样的分数是无限的。
10.
错误
解:
假分数分为两类:一是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二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
一个非零数除以一个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结果与原来的数相等。
一个非零数除以一个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小。
所以错误。
思路引导:
本题考察了分数除法的结果与被除数的大小问题,,内容较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仔细想,认真填
11.
;
解:
;
。
故答案为:;。
思路引导: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据此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12.
解:==
故答案为:。
思路引导: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2×3×5×7=210,因此可以把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10来约分,也可以把分子和分母依次除以2、3、5、7来约分。
13.
=;>;<;=
解:
,
,
所以;
,
所以;
,
,
所以;
,
,
所以。
故答案为:=;>;<;=。
思路引导:观察两个分数,可以把两个分数都化成最简分数,也可以用约分的方法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14.
30
解: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3×5
=6×5
=30;
他们至少带了30棵树苗。
故答案为:30。
思路引导:他们至少带树苗的棵数=6和10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出。
15.
9;7
解:,
18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3×3=9,那么每排最多排9人;
18÷9+45÷9
=2+5
=7(排)。
故答案为:9;7。
思路引导:要求平均每排最多排的人数,就是求18和45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来求;此时,男、女生一共要排的排数=男生人数÷平均每排的人数+女生人数÷平均每排的人数。
16.
36
解:,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3×2×3
=6×3
=18
18×2=36
故答案为:36。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用短除法求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但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总人数在30~40之间,所以用18×2即可。
17.
;
解:1÷5=;4÷5=(升)
故答案为:;。
思路引导:第一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些水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些水的几分之一;第二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总长度÷份数=每份的长度”列式解答即可。
四、计算题
18.
0.8=
?
?
??
?
0.37=
??
?
?
??
0.625=
?
?
?
?
2.6=2
??
?
??
3.25=3
=0.875
?
?
=0.55
?
?
?
?
?
=1.56?
?
??
≈2.67
?
?
?
??
2
=2.75
思路引导:?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根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五、解答问题
19.
解:3.2米=32分米,2.8米=28分米,
32=2×2×2×2×2,28=2×2×7,所以32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4,即选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
答:需选择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节约。
思路引导:根据1米=10分米将书房的长和宽化成分米数,需要选用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即是求书房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将32和28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出最大公因数。
20.
解:45=3×3×5,
27=3×3×3,
45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这个班最多有9名运动员。
答:这个班最多有9名运动员。
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应用,苹果和面包都刚好分完,则运动员的人数是它们的公因数,要求最多有几个运动员,就是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21.
解:100和60的公因数有1、2、4、5、10、20,
答:共有6种符合要求的种法。每隔5米种一棵树比较合理。
思路引导:因为要使每两棵树的间距相等,那么两棵树之间的间距一定是100和60的公因数,由此判断出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这些公因数就是两棵树的间距。根据植树的实际情况选择两棵树之间的间距即可。
22.
解:瓷砖边长最大是4分米
40÷4=10(块)
28÷4=7(块)
10×7=70(块)
解:
瓷砖边长最大是4分米,
40÷4=10(块)
28÷4=7(块)
10×7=70(块)
答:
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最大是4分米,共需要这样的瓷砖70块.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长与宽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分别用除法求出长需要几块,宽需要几块,最后将块数相乘即可解答.
23.
解:3600-3000=600(台)
600÷3600=
解:3600-3000=600(台),
600÷3600=.
答:普通洗衣机占全部洗衣机的.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普通洗衣机的台数,用6月份生产的洗衣机总台数-全自动洗衣机的台数=普通洗衣机的台数,然后用普通洗衣机的台数÷全部洗衣机的台数=普通洗衣机占全部洗衣机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4.
解:情况一:长方形的长是:70×5=350(厘米),宽是5厘米;
情况二:35×5=175(厘米),宽是5×2=10(厘米)。
答:
这块长方形木板的长是350厘米,宽是5厘米或者长是175厘米,宽是10厘米。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把一块长方形木板锯成70个大小一样的最大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5cm
,可能排成一列,长是75个正方形,宽是5厘米,也可能排两列,每列35个小正方形,据此解答。
25.
解:115-7=108(个),148-4=144(个),74-2=72(个),
108=2×2×3×3×3,144=2×2×2×2×3×3,72=2×2×2×3×3,
108、144、72的最大公因数是2×2×3×3=36,
答:这个班最多有36名同学。
思路引导:家长们准备的美食个数-剩下的个数=被吃掉的个数,因为是平均分,三个被吃掉的美食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个班的最多的学生数。
26.
解:48=12×4;36=12×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12厘米;
48÷12+36÷12=4+3=7(根)。
答:
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12厘米,一共可以剪成7根短彩带。
思路引导: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根短彩带最长的长度;彩带的长度÷每根短彩带最长的长度=可以剪成短彩带的根数,据此解答。
27.
(1)1cm、2cm、3cm、4cm、6cm;5
(2)48
(3)1728
解:解:48和36的公因数有1、2、3、4、6。
在正方形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情况下,可得
(1)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cm、2cm、3cm、4cm、6cm,共有5种不同的分法;
(2)(48÷6)×(36÷6)
=8×6
=48(个)
(3)48×36=1728(个)。
故答案为:(1)1cm、2cm、3cm、4cm、6cm;5;(2)48;(3)1728。
思路引导:(1)先判断48和36的所有公因数,那么这些公因数都可以作为正方形的边长;
(2)要使分成的正方形最少,就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正方形边长最大是6cm。用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除以6,再把两个商相乘即可求出最少可以分割成正方形的个数;
(3)要使分成的正方形最多,那么正方形的边长要最短,正方形边长最短是1cm。直接用长方形的长乘宽即可求出最多分成正方形的个数。
28.解:12=2×2×3
16=2×2×2×2
20=2×2×5
12、16、20的最小公倍数:2×2×2×2×3×5=240
答:所以至少有240棵树.
思路引导:因为三种栽种方法都无剩余,所以树的棵数一定是12、16、20的倍数,求至少有多少棵树,树的棵数就是12、16、20的最小公倍数.
29.解: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60.
答:至少再过60天他们才可能在图书馆相会.
思路引导:从第一次三人在图书馆相会到下一次再次相会,相隔的天数应该是3、4、5的公倍数,至少再过几天,你们间隔的天数就是3、4、5的最小公倍数.
30.解:364=2×2×7×13=7×52,52-1=51(人)。
答:五年级四班有学生51人,每人植树7棵。
思路引导: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因数和倍数的应用问题,根据质数和倍数的定义进行分析.
六、拓展训练
31.
(1)5;12
(2)9;13
解:(1)3×4=12(米)
12÷3+1
=4+1
=5(棵)
(2)12×2=24(米),12×3=36(米),12×4=48(米),12×5=60(米),12×6=72(米),12×7=84(米),12×8=96(米),12×9=108(米)
24÷3+1=9(棵)
36÷3+1=13(棵)
48÷3+1=17(棵)
60÷3+1=21(棵)
72÷3+1=25(棵)
84÷3+1=29(棵)
96÷3+1=33(棵)
108÷3+1=37(棵)
故答案为:(1)5;12;(2)9;13。
思路引导:(1)计算出原来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和现在两棵树的距离的最小公倍数,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原来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1=第几棵树不用动;
(2)继续计算出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在108以内包括108),用这个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原来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1=第几棵树不用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