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 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2、初步体会式题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
?? 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
理解并讲述图意,列出算式。?? ?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今天小明要和爸爸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游玩。一大早,他们准备坐公共汽车出发。但是上车前要计算算式才能上车呢。我们一起帮助小明算一算吧!
口算题:(出示课件1)
4+2= 3+2= 7-2= 9-2=
6+3= 5+1= 5-1= 7-2=
生做练习纸第一题。
集体订正
师:从每组的两道题中,第1个算式与第2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发现规律,为新课做好迁移的铺垫)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连加。
1.看图理解连加的含义。
(1)(出示课件2)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师:小明坐上了车来到奶奶家,奶奶家养了很多小鸡,小明要帮奶奶喂小鸡。他来到了鸡舍喂小鸡,看,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呢?
预设 生1: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米。(出示:5)
生2:小明正在给5只小鸡喂米。 ……
(2)(演示课件: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谁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 生: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出示:2 1)
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2、尝试列式。
师: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是要用什么方法?该怎样列算式。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
教师把学生的想法写出来。
师:能不能列成一道算式呢?
生:5+2+1
(板书5+2+1)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呢? (5加2再加1)
预设 生:5加2加1
师:我们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预设 生1:因为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把它们三个部分合起来,所以我用加法计算。
生2: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这些小鸡的只数都加起来,所以是5+2+1
3、师:这道算是怎样计算呢?
预设 生1:5和2合起来是7,再加上1就是8。
生2:我先算5+2=7,再算7+1=8。
师边讲解边演示:计算5+2+1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即5+2=7,再算7+1=8。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理解连加的含义,并掌握算法)
5.小结
师:像这样的算式和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不同,以前学的只有一个加号,今天学的有两个加号。在一道加法算式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的加法算式就是“连加”。 (板书:连加) 计算连加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所得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师:你会写这道算式并计算吗?请你在练习纸第二题上写出来。
(二)连减。
1.情境演示,提出问题。
师:小鸡吃饱了,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课件出示: 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谁再来完整地说说图意?
生: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
师: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现在还剩几只小鸡?
2.列式解答,理解连减的含义。
师:要求还剩几只小鸡,要怎样求出来?
生:就是要从总数8中去掉先跑走的2只小鸡,再去掉又跑走的2只小鸡。
师:用什么方法列式,你会列式吗?
预设 生:8-2-2
(板书8-2-2)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呢? (8减2再减2)
预设 生:8减2减2
师:全班把这道算式完整地读一遍。
师边讲解边演示:计算时8-2-2,要按什么顺序计算,先算8-2=6,再算6-2=4。也就是说,计算连减算式时,也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所得的得数6与第三个数相减。
师:结合情境图,你能说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 生:8是原来的8只小鸡,前面的2是先跑了2只,后面的2是又跑了2只,4是剩下的小鸡只数。
师:你能仿照“连加”算式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
预设 生:“连减”。
(版书:连减)
师:你会写这道算式并计算吗?请你在练习纸第三题上写出来。
小结:今天我们在帮助小明的过程中学习了“连加”“连减”。计算连加、连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再用前两个数的得数加或减第3个数计算,同学们学会了吗?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5页,65页上面两个图,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明明帮奶奶喂小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境,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中用连加、连减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65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66页第1题。集体订正。
师:这3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
3、完成练习纸第4、5、6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帮助小明的过程中学习了“连加”“连减”。今天小明的收获可大了,小朋友,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分别编一道连加、连减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板书设计连加 连减
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