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加几》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法”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今天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看看这段时间学习的情况如何,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出示题目,口算得数。
总结:所以我们在计算9加几时,就能到用上节课的知识——“凑十法”,来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好,那下面就一起去数学乐园里看看吧。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学校的乐器室里有一些小军号,我们的老师把它放在了两个盒子里。
请你们仔细观察:
(自学提示)
是什么样的盒子。(有十个格子的盒子)
放了多少把军号(左边有8个,右边有7个)
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一共有多少把军号?)
谁能用三句话来完整的说一说这道算式?(左边的盒子里又八个军号,右边的盒子里又七个军号,一共有多少把军号)指明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引导学列出算式:8+7=学生可能列出:7+8=
操作探索,摆小棒。
谈话:我们可以怎样算出上面的得数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军号,和你的同桌一起摆一摆,相互说一说,我们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小棒和思考。
启发:我们怎样能一眼看出小棒是十几根呢?自己想办法做一做,在想一想怎样算( 启发学生呈现8凑满10,7凑满10的两种不同摆法)
(3)学生讨论后指定小组回答并演示。根据回答板书:
把8凑满10、把7凑满10的“凑十法”,数数法;想减算加等。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我们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7得15,
①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用的把一个数凑成10)
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一个是把8凑成10,一个是把7凑成10)
(学生试着总结)小结:在计算8+7时可以用凑十法,可以把8凑成10,这时要吧7分成2和5,先算8加2的10,再算10加5得15:;也可以把7凑成10,这时就要把8分成5和3,先算7加3得10,再算10加5得15.
试一试
小朋友真厉害,你们自己就探究出来了8和7的凑十好朋友2和3。好,既然我们小朋友学的这么快就掌握计算的方法了,那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呀?
出示算式:7+9=
你能计算出得数吗?这道算式也是7加几,你准备怎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算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凑十的过程。
启发:和7+9有关联的是哪一道加法算式?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16——7+9=16(引导学生说一说:因为9加7等于16,所以7加9也等于16)
小结:计算8,7加几,一般用凑十法来计算。如果遇到8,7加9还可以利用学过的9加8,9加7算出得数。所以在计算时,如果有联系的一道加法算式已经学过并且会算,就可以根据原来算式的得数来算出新的算式
典题精做
这里有三盒礼物,圣诞老人要为15个小朋友准备礼物,你觉得拿哪两盒比较合适?
小结:你能看着算式,说一说8加几用凑十法怎么算呢?7加几呢?(用凑十法算8加几,要把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的得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算7加几,要把一个数分成3和几,先算7加3的得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学以致用第一题。
先请人用三句话说说大白菜这幅图,该怎样列算式。
先圈出10个,在算出得数
交流订正,在圈苹果个数的时候你是怎么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看图说一说,算8加3是把8和几凑成10的?算7加6呢?(指出:算8加3,要把8和2凑成10,再加剩下的1得11.算7加6,要把7和3凑成10,再加剩下的3得13)
学以致用第二题。
请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用“凑十法”计算8、7几
学以致用第三题
请小朋友们先吧每组里的两道算式比一比,在算一算,填写得数。交流得数。
问:每组两题有什么联系?
指出:每组两题也是有联系的的算式。口算时,可以根据有联系的算式,用已经会算的算式得数得出新算式的得数。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算8几加几时要和几凑十?算7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