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终试卷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9分)
上海弄堂
①一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②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弄堂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③城市中被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在古代中国称之为里坊。一个里坊往往就是一个基本的行政管理单位,其中有民居、寺院、官僚府第等。民居的建筑都由自家投资建造,所以一坊之内的建筑各个不同,住宅的所有者通常就是使用者,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是合一的。
④后期石库门里弄在具体命名时,被称为××里或坊、园、村、庄乃至新村、花园、别业、别墅等。里弄和古代的里坊一样,也是由许多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也建在被城市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内。但和里坊不同的是,每个小区内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里弄;每个里弄中的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基本相同,而且在总体上采取了英国的多幢联排式,一排通常为十幢左右。排与排的组合一般都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数因地制宜,依地形布置。在这种新式里弄内,各排建筑之间的空间就叫弄堂。
⑤上海里弄式住宅建筑的数量,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居全国之首,其中为数较多的是老式石库门住宅和新式石库门住宅。老式石库门因其前沿为形同库房的封闭式门墙而得名,它基本上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一般每幢为两层,两楼两底,居住面积有百余至二百平方米,比较适合于大家庭。这种住宅既不像传统住宅那样占地多,又不像欧美洋房那样造价高,所以很受欢迎。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上海市民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发生了变化,老式石库门住宅便渐趋式微。这种住宅样式目前在上海已很鲜见。
⑥新式石库门住宅由老式石库门改变而成,主要是改为一楼一底,居住房间减少,以适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大家庭解体和劳动生产型的小家庭大量出现的需要,这是最普遍的类型,几乎可以说是上海民居的典型样工。其后出现的新式里弄住宅,又注重将使用功能进一步明确划分,有起居室、卧室、厨房、浴室、安装有卫生设备和煤气炉,宅前的围墙较低并有小型庭院,建筑外观更趋近代西方式样,适宜于经济收入较富裕的市民阶层居住。
⑦上海弄堂生活迅速发展之时,正值全国各地的移民大量拥入上海,可说是五方杂处,南腔北调。弄堂成了一个热闹的公共空间,邻里之间往往亲密无间,守望相助。一起劳作,一起纳凉,晒太阳;闲来无事时,谈“山海经”,飞短流长,直到闹出矛盾,生出口角,也是在所难免。一些标准偏低的上海里弄住宅,住户的房间面积小,室内功能少,许多家庭生活的内容如清晨洗漱,淘米拣菜,修理物件等等,都是在弄堂中进行。所以,这些带有传统气息的乡土特色一直保留至今。
⑧近二十多年来,也就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上海弄堂生活方式正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许多家用电器进入了弄堂寻常人家,带乡土味的上海弄堂生活方式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冬天有取暖器,无须出户晒太阳;夏天有电扇,甚至空调,弄堂里乘凉吃饭的队伍虽然仍外人瞠目,但多少有些不如从前那样壮观了;冰箱普及后,不必天天上菜场买菜,摩肩比踵之际的交谈也少了;不少居民因为增加了电视机、录相机、卡拉OK机、电子游戏机之类的现代家庭娱乐内容,人们在茶余饭后也不至于一定要到弄堂里去绕舌了。曾经率先进入弄堂的上海人,已在那狭长的空间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如今有些人已经或正在走出弄堂,搬进新建高层楼房里去,当然还有很多的上海人仍生活在弄堂里。
⑨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没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
1.以下对“弄堂”的介绍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D )(2分)
A.弄堂就是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
B.上海的弄堂和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
C.上海和中国江南地区都称小通道为弄堂。
D.弄堂闻名只因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2.第③段介绍中国古代“里坊”的情况,作者的目的是_ 与下文介绍里弄形成与建筑相比较(1),便于说明弄堂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1)。(2分)
3.第⑦段“闲来无事时,谈‘山海经’”中“山海经”的意思是道听途说的传闻 (2分)
4.联系全文,回答针对文末两句话的问题。(4分)
(1)“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句中“回忆”包括那些内容?(答两点即可)
弄堂里拥挤艰苦的生活;弄堂里发生的故事;弄堂里的温馨和热闹等 ___
(2)据你推断“没有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现实问题可能是什么?(答两点即可)
居住面积的狭窄;居住环境的吵闹;卫生设施的落后;房屋光线的暗淡;弄堂作为一段历史存在的文化保护等 _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4分)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惟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一种好想划拳下酒的感觉充盈心房。
③遥遥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把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于是,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面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感动间,友人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胡杨,早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上白垩纪就已问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它的躯干是优质建材,嫩枝树叶是牛羊的饲料,流出的碱汁既可制皂又可食用;国际自然保护协会宣布的“绝对保护珍兽”野骆驼,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黑鹳,世上罕见的蜂鸟,珍稀名贵的新疆大头鱼全赖胡杨林庇护生存。面对此情此景,不善诗词的我也不禁吟哦:“缄默着,永远奉献”——这是胡杨写在尘世的生命;“缄默着,永远奉献”——这是尘世写给胡杨的诗篇。
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永难忘怀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耀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qú)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相……
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1)地写出了戈壁滩上酷热的气候特点(1),表明胡杨的生存环境的恶劣(1)。 (3分)
6.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是胡杨活着的时候是干旱瘦瘠荒凉的戈壁滩上唯一的生命,苍凉壮丽;而死去的胡杨依然挺立千年不倒,(1)锻打和启迪人的心灵,彻悟生命的壮丽和永恒(1) (2分)
7.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胡杨(不超过60字)(4分)?
8.下列对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胡杨在沙尘风暴中独立干旱瘦瘠的戈壁荒滩,展现苍凉壮丽的生命场。
B.胡杨在世界上,据说已是屈指可数的珍稀树种,数量日渐减少,特别值得珍惜。
C.胡杨是树中的真汉子、伟丈夫,它坚守信念,耐得千年寂寞。
D.胡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至今仍在经济与生态等方面默默奉献。
9.第⑨段写忆起张骞等人,其意图是运用联想、象征手法,由树及人(手法),拓展胡杨的精神内涵,解释生命的坚忍与昂扬(精神内涵),风采与永恒,以及震撼人心的本相,升华主题(主旨关联、术语)。 (3分)?
(三)默写(5分)
10.(1)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
(2)碧云天, 黄花地 , 西风紧 ,北雁南飞。
(3)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4)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5)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四)常识填空(3分)
11.(1)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声声慢》选自她的《 漱玉词 》(作品集)。
(2)词是一种抒情诗体,它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所以又名 曲、曲子词 ;句式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 长短句 。
(3)程明道,程颢,学者称其 明道先生 ,洛阳人,北宋哲学家、 教育家 家。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7分)
【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12.“中吕”是这首作品的 宫调 (1分)
13.对作品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横”、“环”二字,用词精确,凸显出历代古都长安景色的静谧和壮丽。
B.“还如旧”意谓山河依旧,险固形势尚存,隐含作者百感交集的怀古之情。
C.“狐兔悲,草木秋”描写了秦汉隋唐时都城狐跑兔走,草木丛生的冷落之景。
D.“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两句对仗工整,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4.从括号中任选一个角度(“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比较赏析本曲画线句和张养浩《潼关怀古》结尾句的不同。(4分)
表达方式——本曲描写,张曲议论;表现手法——本曲融情于景,张曲直抒胸臆;修辞手法——本曲比拟,张曲仅反复(提出准确角度1分,对比举例赏析2分,语言1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①,山河百二还如旧②。 狐兔悲,草木秋③;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④?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编辑本段作品注解
【注解】 ①“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岫(xiù):峰峦。 ②“山河”句:险要的山川形势依然未改。《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③“狐兔”二句:狐兔伤心,草木悲秋,都在哀叹长安的荒凉。 ④“秦宫”句:秦始皇的离宫,隋炀帝的上林苑,徒然遗下臭名。
编辑本段作品评析
【评析】 《长安怀古》为咏史之作。“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作者居高临下地鸟瞰了长安的险要形势和壮丽风光。紧接着,又用激昂的带议论性的语言揭示出:秦始皇、隋炀帝这些暴君役使人民修建起来的离宫、上林苑,早已不复存在,只是留下一个骂名;汉陵唐宫阙又在哪里?留下的岂不就是衰败的草木和哀哀狐兔吗?最后以“山,空自愁;河,空自流”八字作结。整曲写得含蓄朦胧。
(六)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8分)
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③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1)今之学者读古人书(求学的人 ) (2)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竟然 简直 )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1点1分,扣完为止)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1分)
A.顷之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B.人皆见之 助词,相当于“的”(代词)
C.人固不能无失 一定 (本来)
D.平心而度之 量,比划(估量 揣测)
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2分)
A.“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中的“默坐”正是作者弈棋后谦虚谨慎的表现。
B.第②段列举“今之学者”浮躁的治学态度,通过正反对比,提出自己的主张。
C.第③段在指出应如何看待别人过失后,批判了“彼此相嗤,无有已时”的错误做法。
D.本文以下棋打比方,告诫读者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
19.第③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用意是:是非之争,普通人是很难定夺的。 。(2分)
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棋,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七)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3分)
①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东坡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性生,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故词极豪襟,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后人无东坡胸襟,又无稼轩气概,漫为规模,适①形粗鄙耳。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之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辨也。
②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论古人词,不辨是非,不别邪正,妄为褒贬,吾不谓然。
③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乃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注]①适:适应
20.本文论及好几位宋代词人,其中美成和少游分别指宋代词人 周邦彦 和 秦观 (1),但本文主要是评论苏轼(苏东坡) (1)(填人名)(2分)
21.对文中第①段中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稼轩词风的豪放源于他那“吞并天下”的博大志向。
B.稼轩词作情感的悲愤沉郁源于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C.作家作品的情感风格总是和他的思想经历密切相关。
D.作家作品的情感风格往往受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影响。
22.作者对“蔡伯世云”的意见是 此论陋极(1);不辨是非,不别邪正,妄为褒贬(1)
(选用文中的词句回答)(2分)
23.用“/”给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
24.作者深知“苏辛并称”,词风同为豪放,但却说“两人绝不相似”,请联系文意(可以适当结合你对“苏辛”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4分)
提示:苏辛词风相似是相对的,但不同是绝对的。从文中看,①苏辛词风虽然同为豪放,但苏词超脱旷达,辛词雄奇苍凉;②情感上都是至情至性之人,而苏词心气平和,辛弃疾却极其悲壮郁闷。③还有两人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追求也不同,因此,作者说“绝不相同”。(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二.写作40分
25.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一棵芽,可以改变整片荒原;一根网线,可以连接无数心灵……
“一”也许会引发你许多的联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