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之理解重要词句(二)
技法进阶
重要句子
一、定义
1、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在文首总领全文、在文中转承过渡、在文末总结全文的句子。)
2、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情感的文眼句。
3、运用了某种特殊修辞、表现手法从而起到某种表达效果的句子。
4、内涵较为丰富,难于理解的句子。
二、常见题型
1、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内容、修辞、作者情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中画线句子起什么作用?
4、请说出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6、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以上六种问法,都可以归到“赏析句子”的问题类,都可以运用“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进行回答。
三、答题公式:该句(段)运用了……手法,+讲了……(内容),+在内容上有……作用,在结构上起到……作用,在情感上起到……作用,在主题上起到……作用。
四、解题切入点
(一)“位置结构”角度
1、开头
结构上:①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②渲染气氛,定下基调;③提纲挈领,领起下文;④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或为下文作铺垫。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②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础;③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中间
承上启下,由前面的……过渡到对……的描写或论述。
3、结尾
结构上:照应开头或题目。??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突出文章主旨;②点明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③?意蕴深长,引起读者的深思
(二)“修辞手法
角度
先点明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者描写方法,再结合具体语句说明这些手法运用的好处。
“最常考的是修辞手法。所以,我就只谈谈修辞手法的好处(作用)。
几种见修辞的好处如下:
1、比喻??关键词:生动、形象。
2、拟人??关键词:生动、形象。
3、排比??关键词:增强语势,加强效果。
4、对偶??关键词: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感
5反复
关键词:加强语气
强调
6夸张:突出表现
答题格式如下:
⑴找修辞手法(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赞美了……
(三)“思想内容”角度
一是写出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主旨),二是点明这句话表达(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
⑴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⑵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突出了……(精神品质)
四、“描写”的角度
1、人物描写——赏析指导:
①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情感)。
例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故乡》)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贪婪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情。
2、环境描写——赏析指导:
①这是关于……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地点或背景)
②写出了(交代了)……(内容)
③渲染了……气氛。(景物的特点)
④烘托了人物……心情。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指出修辞?内容?思想感情)修辞手法的句子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解释关键词?分析内容?思想感情)内含丰富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主旨哲理?思想情感态度)主旨句
牛刀小试
《家有香椿树
》
林清玄
①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②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③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④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⑤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莱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⑥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⑦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⑧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⑨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⑩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文中几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括。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菜、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
②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激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袢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一讲
记叙文阅读之理解重要词句(二)
技法进阶
重要句子
一、定义
1、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在文首总领全文、在文中转承过渡、在文末总结全文的句子。)
2、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情感的文眼句。
3、运用了某种特殊修辞、表现手法从而起到某种表达效果的句子。
4、内涵较为丰富,难于理解的句子。
二、常见题型
1、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内容、修辞、作者情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中画线句子起什么作用?
4、请说出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6、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以上六种问法,都可以归到“赏析句子”的问题类,都可以运用“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进行回答。
三、答题公式:该句(段)运用了……手法,+讲了……(内容),+在内容上有……作用,在结构上起到……作用,在情感上起到……作用,在主题上起到……作用。
四、解题切入点
(一)“位置结构”角度
1、开头
结构上:①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②渲染气氛,定下基调;③提纲挈领,领起下文;④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或为下文作铺垫。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②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础;③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中间
承上启下,由前面的……过渡到对……的描写或论述。
3、结尾
结构上:照应开头或题目。??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突出文章主旨;②点明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③?意蕴深长,引起读者的深思
(二)“修辞手法
角度
先点明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者描写方法,再结合具体语句说明这些手法运用的好处。
“最常考的是修辞手法。所以,我就只谈谈修辞手法的好处(作用)。
几种见修辞的好处如下:
1、比喻??关键词:生动、形象。
2、拟人??关键词:生动、形象。
3、排比??关键词:增强语势,加强效果。
4、对偶??关键词: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感
5反复
关键词:加强语气
强调
6夸张:突出表现
答题格式如下:
⑴找修辞手法(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赞美了……
(三)“思想内容”角度
一是写出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主旨),二是点明这句话表达(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
⑴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⑵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突出了……(精神品质)
四、“描写”的角度
1、人物描写——赏析指导:
①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情感)。
例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故乡》)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贪婪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情。
2、环境描写——赏析指导:
①这是关于……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地点或背景)
②写出了(交代了)……(内容)
③渲染了……气氛。(景物的特点)
④烘托了人物……心情。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指出修辞?内容?思想感情)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帆,比作笑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时生机勃勃,美好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解释关键词?分析内容?思想感情)内含丰富的句子
答:生死的疑惑和疾病的痛楚指的是作家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迫害以及小弟病重带给她的痛楚。紫藤萝瀑布不仅在眼前流动,更是流入作者心中,解开了她心上的生死情,手足谜。壮观而有生命力的花瀑引出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宁静释然和喜悦的心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主旨哲理?思想情感态度)主旨句
答: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花和人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不幸和摧折,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牛刀小试
《家有香椿树
》
林清玄
①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②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③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④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⑤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莱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⑥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⑦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⑧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⑨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⑩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文中几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括。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菜、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
②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激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袢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①儿时家住,屋后有高大的香椿树,总能吃到新鲜的香椿;②移居台北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向朋友要来香椿树苗栽种。
2.①句子运用类比的写法,将香椿的气味与香菜、芫菜、芹菜、紫苏等进行比较,突出其香味特殊,以及作者喜爱的程度。
②句子写了父亲制作香椿的一系列动作,洗剁加抄拌表现了香椿的制作简单,又运用夸张手法,称香椿为人间至极的美味,突出其味美,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3.内容上,表达作者搬家后对香椿树的不舍与思念;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
4.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喜爱上香椿,父亲去世后每每吃到香椿,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栽种的香椿。香椿已成为父亲的化身,作者栽种香椿的决定,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