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课题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2.在反复诵读中品读文章,涵咏主旨。3.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品读文章,涵咏主旨。文化传承与理解: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
重点
积累、识记重要字词。
难点
积累、识记重要字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山村
创设情境,走入本课。
创设情境带着情境,走入本课。
讲授新课
一、文化常识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
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相关作品:有加利树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原野的小路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
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
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
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
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
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
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
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
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
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
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
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蛇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作品解读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他人评价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二、重要字词单音字采撷(xié)
瞬(shùn)间
悚(sǒng)然嗥(háo)叫
孑(jié)然
骤(zhòu)然赭(zhě)色
靛(diàn)蓝多音字横来(héng)
横(hèng)祸
背(bēi)负
后背(bèi)
辨析词语夸耀
·
夸赞夸耀:指自我炫耀,含贬义。夸赞:指别人称赞,含褒义。重要词语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俯拾皆是:知识低下头来捡去,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风雨如晦: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的向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三、自读课文四、整体感知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吧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真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五、合作探究:课
文
的
结
构
内
容
和
特
点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主题思想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五、课堂练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A.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加快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B.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表现出极强烈的大脑反应,有的看上去像是癫痫疾病正在发作,有的甚至出现了神经迟滞和学习功能紊乱的症状。C.动物迁徙引发的疾病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也相对较小;医学专家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才真正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D.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欧盟投桃报李,也将取消原定对美国产品征收的总值约二十二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B )A.凫水
辐辏 黼黻 饿殍遍野
自愧弗如B.恐吓
烜赫
褐色
曲高和寡
荷枪实弹C.桅樯
崔嵬
圩堤
诿过于人
韦编三绝D.恪守
客栈
坎坷
溘然长逝
顷刻之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
知识。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
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A.增殖
节余
甚至
B.增殖
结余
尤其C.增值
结余
甚至
D.增值
节余
尤其六、拓展提高情、知、文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七、作业布置1.熟读本诗。2.以《献给母亲》为题尝试写一首新诗。
PPT出示相关文学常识。学生进行相应积累。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冯至相关作品、诗风。通过多媒体,听名家朗读。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辨析词语,通过掌握词语的意思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的结构、内容。课堂上进行班级检测。拓展情、知、文的相关知识完成作业
夯实基础教师进行朗读指导通过冯至的作品名,了解冯至的作品风格。识记、理解,重点内容进行笔记。积累重要字词。通过激烈有趣的小组竞争与合作,完成探究的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查漏补缺,当堂检测。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给学生留白一段时间进行知识的思考,自主生发情感,完成创作。
课堂小结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自主生发收获与感悟。
板书
一个消逝的山村冯至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重在理解这一节课内容以及相关文言文知识。
及时总结,要点提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语文统编版
必修
下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山村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
2.在反复诵读中品读文章,涵咏主旨。
3.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品读文章,涵咏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
核心素养
新知讲解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作
者
新知讲解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
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作
者
新知讲解
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作
者
新知讲解
相
关作
品
新知讲解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有
加
利
树
新知讲解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
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
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
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
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
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
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
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
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
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
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
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原
野
的
小
路
新知讲解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蛇
作
品
解
读
新知讲解
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
作
品
解
读
新知讲解
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作
品
解
读
新知讲解
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他
人
评
价
新知讲解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他
人
评
价
新知讲解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他
人
评
价
新知讲解
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新知讲解
重
要字
词
单
音
字
新知讲解
采撷(xié)
瞬(shùn)间
悚(sǒng)然
嗥(háo)叫
孑(jié)然
骤(zhòu)然
赭(zhě)色
靛(diàn)蓝
多
音
字
新知讲解
横来(héng)
横(hèng)祸
背(bēi)负
后背(bèi)
新知讲解
辨析词语
夸耀
·
夸赞
夸耀:指自我炫耀,含贬义。
夸赞:指别人称赞,含褒义。
新知讲解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俯拾皆是:知识低下头来捡去,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风雨如晦: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的向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重
要
词
语
朗读诗歌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新知讲解
整
体感
知
新知讲解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吧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真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合作探究
合
作探
究
课
文
的
结构
内
容
和
特
点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课堂练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加快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B.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表现出极强烈的大脑反应,有的看上去像是癫痫疾病正在发作,有的甚至出现了神经迟滞和学习功能紊乱的症状。
C.动物迁徙引发的疾病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也相对较小;医学专家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才真正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
D.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欧盟投桃报李,也将取消原定对美国产品征收的总值约二十二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
C
课堂练习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凫水
辐辏 黼黻 饿殍遍野
自愧弗如
B.恐吓
烜赫
褐色
曲高和寡
荷枪实弹
C.桅樯
崔嵬
圩堤
诿过于人
韦编三绝
D.恪守
客栈
坎坷
溘然长逝
顷刻之间
B
课堂练习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
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
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
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
节余
甚至
B.增殖
结余
尤其
C.增值
结余
甚至
D.增值
节余
尤其
A
拓展提高
情、知、文
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板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作业布置
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