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六年级十一册语文第五单元形成性评价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7分)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8分)
xī
shuài
kǒng
bù
chǐlún
xǐ
zǎo
wéi
kǒng
é
yì
miàn
miàn
jù
dào
zì
kuì
fú
rú
guǐ
biàn
lǐng
yù
zǔ
lán
shè
shǒu
cuì
ruò
zhī
yuán
jiàn
wēi
zhīzhù
qiè
ér
bú
shě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弈yì
鸿鹄gào
蟋蟀shuài
见微知著zhù
B、汝辈rǔ
漩涡
xuàn
年庚gēng
赴汤蹈火shāng
C、屏幕píng
弗若fó
测量
liáng
蒙头转向mēng
D、蝎子xiē
蝈蝈guō
清脆cuì
势如累卵lěi
三、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破琴绝弦
B.故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D.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是其智弗若与
四、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
①发明
②发现
③创造
④成就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五、下列名句与“见微知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B.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突击队员乘胜追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B.小山似的涌浪一个接着一个,锲而不舍地扑向海岸。
C.他在我面前夸夸其谈,使我深受启发。
D.学校辩论赛上,王嘉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吸得哑口无言
七、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波义耳
紫罗兰的变色
B.谢皮罗
蚯蚓的地理分布
C.詹天佑
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
D.居里夫人
镭
八、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与之/俱学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思授/弓缴/而射之
D.见/两小儿辩斗
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孟频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草书的笔意
B.《表里的生物》中“我”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C.《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对未来的上学方式进行了想象
十、句式练习。(8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A、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决在野外工作。
B、我只想,大半也许因为它有好的声音吧。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成陈述句)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仿句: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
十一、拓展积累。(10分)
1.
穷则变,
,
。——《
》
2.
,日日新,
。——《
》
3.
青,
。——《
》
4.
苟利于民,
;
,
。——《
》
5.科学的灵感,
。——华罗庚(
家)
6.人固有一死,
,
。——司马迁(
)
十二、综合实践。(3分)
六年级学生就“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
正方:我们的观点是
。因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乘坐的高铁,不都是科技发展的功劳吗?
反方:我们的观点是
。理由
是
。例如,
雾霾污染了我们的环境,各种病毒的出现的等。
辩论场面十分激烈,不禁让人想到了
、
等成语。
第二部分:阅读(23分)
一
语言运用
“限塑令”生效首日,同学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1、(1)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2分)
(2)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
2、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简明、连贯、得体)(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2分)
二
现代文阅读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
莲
有删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2分)
2作品一开头写那天正好是立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2分)
3.文章句子“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4文中的句子那一刻,我的心稳稳不安,我为什么会稳稳不安呢?
(2分)
5.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6.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3分)
(有些嫌恶)→(
)→(猛然打动)→(
)→(
)
7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意义?(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书写2分
请选择你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要求选择你熟悉的书籍,弄清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过渡自然,使语意清楚连贯。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7分)
一、
蟋蟀
恐怖
齿轮
洗澡
唯恐
俄裔
面面俱到
自愧弗如
诡辩
领域
阻拦
射手
脆弱
支援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二、D
三、A
四、A
五、D
六、B
七、B
八、C
九、A
十、句式练习。(10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A、将“坚决”改成“坚持”
B、去掉“应该”或“大半”
2、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3、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很智慧呢?”
4、语文是
清凉可口的泉水
,让人
消暑解渴
;
语文是
芳香四溢的花朵
,让人
心旷神怡
。
十一、拓展积累。(6分)
5.
穷则变,
变则通
,
通则久
。——《
周易
》
6.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
礼记
》
7.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
》
8.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
苟周于事
,
不必循旧
。——《
淮南子
》
5.科学的灵感,
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华罗庚(
数学
家)
6.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西汉
)
十二、综合实践。(6分)
六年级学生就“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
正方:我们的观点是
科技的发展利大于弊
。因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乘坐的高铁,不都是科技发展的功劳吗?
反方:我们的观点是
科技的发展弊大于利
。理由是
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
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例如,雾霾污染了我们的环
境,各种病毒的出现的等。
辩论场面十分激烈,不禁让人想到了
唇枪舌剑
、
针锋相对
等成语。
第二部分:阅读(23分)
一
、1、(1)“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
(2)“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
2、本题2分。称呼l分,劝说内容1分,语言连贯、得体。“劝说内容”要点: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
(3)例:3、小小塑料袋,室息了整个地球!(2)地球:别把我装进这白色的牢房!
二
、
1一个看似落魄的老人家乐于助人的事情唤醒了我,我也献出了一份爱心。
2
既照应了题目也照应了下文,可以说是为下文的种春风埋下了伏笔,使本文结构更加完整。
3.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意思相近即可)
4:因为与老人相比,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老人的质朴和善良使我看到了自己的挥霍和浪费。老人将自己微薄的收入寄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而我却自私的只想到给自己购入更多奢侈品,我感到十分愧疚和惭愧
5.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
6.
无可奈何
隐隐不安(震惊)
别样温暖
(意思相近即可)
7.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
第三部分
习作(略)
?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