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1课 小花垫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1课 小花垫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13 11: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小花垫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玩泥巴》同属于泥塑系列课程。本课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泥塑搓、盘等技法,初步尝试用泥条造型方法制作小花垫。本课在教学中既重视学生对花垫相关知识的认识,又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旨在让学生在感受小花垫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使用喜欢的媒材——泥巴进行造型表现与艺术创造。花垫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种类多样,造型更是多种多样,但在本课学习制作中更突出了“小”花垫。
2.内容分析
让学生感受到小花垫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花垫?花垫都有哪些样子的?利用上学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简单的、有规律的点、线、形的拼摆与组合规律来设计制作小花垫,在学生体验探究中不断感悟和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认识泥条造型的美感,掌握泥条盘制小花垫的基本技法。结合欣赏民间作品和学生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艺术的留痕,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动手制作活动,尤其是玩泥巴,学生尤其感兴趣。学生之前再学习《玩泥巴》一课中,已对泥塑的一些基本技法有所认识,如:团、揉、捏、压、盘等,但本课还涉及到简单的有规律的点、线、形的拼摆与组合规律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多设计了一些体验活动,如:搓一搓、盘一盘、摆一摆等,给予了学生们更多自主尝试和探究的空间,重在学生的体验,探究与发现,让他们通过有趣的动手体验活动,不断感悟并自主建构知识。一年级的学生造型表现能力是有限的,通过鼓励和指导让他们体验到泥造型的美感,掌握泥条盘制小花垫的基本技法。学生在材料上选择了颜色鲜艳的超轻黏土,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吸引力从而让他们对设计活动更感兴趣。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花垫,知道花垫的用途,感受花垫的美观性。(2)了解一些花垫中有规律的组合知识。
技能:(1)掌握搓泥条的方法。(2)初步利用泥条方法制作自己喜欢的小花垫。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体验泥的可塑性,在回忆旧知、体验探究中,学习搓、盘等泥塑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泥塑的乐趣,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学习搓泥条的方法,能搓出又长又均匀的泥条,并且泥条不断开。
学习利用泥条盘制不同形状小花垫的方法,能盘制自己喜欢的小花垫作品。
三:教学难点
泥条搓的粗细均匀,不断不裂,捏泥条的力度保持一致保证泥条不变形。
盘制的小花垫作品造型新颖有创意、纹样漂亮美观具有规律性。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9207522860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73025289560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36258538100
4385945254000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
3700145269240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
2983865284480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
36258545720
4995545200660拓展
拓展
3387725289560
2618105289560123888522860生活中的花垫
艺术作品中的花垫
生活中的花垫
艺术作品中的花垫
9036052514608064530480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469836545720409638530480
1254125276860单独分析作品
单独分析作品
172656530480
171894591440
127698540640请出主人公
学生动手体验
请出主人公
学生动手体验
1726565297180
1285240254000美化、组合
美化、组合
学习活动设计 复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情趣导入 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1
1.视频导入《小水杯的烦恼》请同学们为小水杯出出主意。
2.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花垫》这一课。
学生活动1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怎么帮助小水杯。
举手发言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对小花垫的实用性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环节二:教授新课
教师活动2
让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小花垫吧。教师出示几张小花垫的图片,再问问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花垫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花垫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是用在哪里的?有什么用处呢?他们的形状和花纹一样吗?
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呀,找到了那么多不同之处,他们不仅实用还很漂亮,他们不但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还能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学生活动2
欣赏生活中的小花垫。
思考、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花垫,并回答问题。
欣赏花垫的图片,并思考问题
有的是杯垫,还有锅垫、餐桌垫、碗垫、坐垫、地垫等。
我看到的形状:圆形、方形、多边形、树叶形、鱼形。
我看到的花纹:圆圈、爱心、花朵、水滴的形状。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出示一张草编的原料,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你觉得它能做成垫子吗?(出示草编坐垫)在这件作品中你看到了哪些装饰花纹呢?两人一组讨论一下吧。
小结:看完这么多图片,那你觉得小花垫形状只是圆形吗?它们的花纹一样吗?
同学们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可以制作成垫子。我看到了圆形、花朵型还有螺旋线形的装饰。我看到了圆形和花朵样子的装饰花纹。
我发现小花垫的造型多样,花样变化丰富。
下面看看老师也做了几个小花垫,你看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制作的技法吗?
体验搓泥条活动
有请今天的主人公,“小泥条”登场。今天张老师做的很多作品可都是用我来当做基本型来做的,同学们,你们能做出长长的泥条吗?快打开任务卡完成第一个练习吧!
提问一个做的好的同学,你有没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大家?
教师演示搓泥条
“小泥条”说,泥条搓好了,我离小花垫又进了一步了,那谁能帮我盘出好看的形状呢?课件展示泥条大变身(三角形、圆形、s形、正方形等)。
不同粗细的泥条,盘出来的花纹大小也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研究制作小花垫。
我们已经盘出了好看的形状,现在怎么制作小花垫呢?你们有什么方法?下面来看教师的示范(播放视频)。
欣赏老师的小花垫作品。
超轻黏土
学生回忆
回答:揉、捏、压、盘等。
每个同学拿出一小块泥,尝试搓出泥条。
先用手搓成短一点的泥条,再放到桌子上继续搓,搓的时候先从中间开始,再往旁边搓。我的建议是用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搓。
学生尝试盘出一些简单的花样。拿到投影上做简单的展示,找出大小不同的花纹,老师进行说明。
多盘出几个形状,把他们组合到一起,就可以变成小花垫了。
学生认真观看。
活动意图说明:将小泥条贯穿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是用小泥条来制作小花垫
环节三:艺术实践
请你利用搓、盘、装饰的方法帮小水杯制作一个小杯垫吧!
要求:制作轻声、在20分钟之内完成。
学的活动3
学生在刚才练习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小杯垫,明确作业要求。将做完的杯垫放在你的展示卡上。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深入情境,继续帮小水杯制作杯垫,让学生在动手环节更有兴趣
环节四:展示评价
展示:
方案一:在做的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们的作业,投屏到电脑上。
评价:
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中你最满意的地方
互评:你喜欢谁的小花垫?为什么?
学生展示作业
交流回答
环节五: 艺术拓展
教的活动4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光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花垫,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材料也可以制作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
小结:巧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进行手工制作,不仅节约了材料,还能装饰我们的生活,简直是一举两得,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观察,做绿色环保的手工达人!
学的活动4
观看视频
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拥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多动手、多发现,多创造。
活动意图说明:将绿色环保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对本节课的情感上的升华。




小花垫
搓泥条 盘花纹 点装饰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100-200字)
教学
设计
特色
说明
设置小水杯的情境,从开始导入环节就引导学生们明确杯垫的作用,并且让学生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任务布置换成动画的形式,比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本节课因为有了以前泥塑课的基础,所以重在让学生联结以前的知识,多思考,教师在中间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