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3课时) 学案(答案不全)

文档属性

名称 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3课时) 学案(答案不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13 14:24:28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
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
举例说明肺泡适用于气体交换特点
能力目标:
1.
在观察图片、数据、文字等资料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能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出肺泡适用于气体交换特点,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能通过概念图的梳理,建构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得出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逐步形成
“物质与能量”观
【课前任务】
回顾本章节的相关知识:呼吸系统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1)数据分析
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入气和呼出气中各种气体的容积百分
(2)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
(思考:甲瓶与乙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是否都会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______________
各种气体都有一定的压力,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压力总和即是大气压,其中每种气体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由于,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
因此,某种气体分子也总是从分压高的部分扩散到分压低的部分。
任务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
(
)
气体交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梳理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功能
结构
气体顺畅进入肺
气体清洁
气体湿润
气体温暖
肺通气过程
肺泡中的气体交换
想一想: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
人体的组织细胞为什么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呢?
任务四:人体呼吸过程的示意图
【课后作业】
1.正常环境中,呼出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减少 ④氧气含量增加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A.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B.
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C.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3.如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
图中B过程表示______.
(2)图中结构:
a是______.b是______.
c是______.d是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1)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
肺泡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
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
1.
尝试制作呼吸肌运动模型,说明呼吸肌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
2.
用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解释与呼吸运动相关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认同呼吸运动依赖胸廓特定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
认同体育锻炼对肺活量的影响,倡导健康地生活方式。
【课前预习任务】
1.
阅读教材P45-46,思考呼吸肌舒缩、胸腔大小、肺容积及压力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
2.
动手制作膈肌运动模型,探究膈肌状态与肺容积变化之间的关系。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体验活动。
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深呼吸,体会胸廓的扩大与缩小与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
呼吸状态
肋骨位置
胸廓状态
吸气
呼气
任务二:呼吸肌状态与胸廓大小的关系
1.观察肋骨和胸骨运动模式图,总结肋间肌和胸廓大小的关系
A状态
B状态
肋间外肌
肋骨
胸骨
胸廓
胸腔体积
2.观察膈肌运动模型,完成下表格
膈肌收缩
膈肌舒张
膈顶部
胸腔容积

呼吸状态
任务三:总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如何实现的
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__,于是气体就被呼。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课后作业】
1.
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呼吸肌是(

A.
胸大肌
B.
腹部肌肉
C.
背部肌肉
D.
肋间肌和膈肌
2.
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A.
口腔被塞入许多沙土
B.
鼻腔被沙土堵塞
C.
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
3.
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
肋骨和膈肌的运动方式是(

A.
肋骨上举,膈肌舒张而使膈上升
B.
肋骨上举,膈肌收缩而使膈下降
C.
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使膈上升
D.
肋骨下降,膈肌收缩而使膈下降
4.
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解读曲线并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各处于什么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大小如何变化?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哪一点?此时肺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比有无差别?
【参考答案】
1.
D
2.D
3.B
4.(1)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胸廓缩小
(3)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三)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说出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有差异。
(二)能力目标:
设计实验,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有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生物的呼吸,认同不同生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不同,但都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
2.区分呼吸与呼吸作用,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课前任务】
回顾本章节的相关知识:呼吸系统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
甲试管通入_________,乙试管通入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1.吸气和呼气时,A、B状态填入下表(选填“捏紧”或“打开”)
A
B
吸气
呼气
2.实验分析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甲瓶与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任务三:
1.1号试管通入呼出的气体20mL后呈_________色,2号试管通入呼出的气体80mL后呈_________色,3号试管通入空气80mL后呈_________色,4号试管未通入气体后呈_________色。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与吸入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含量最高,二氧化碳_________,氧气_________,水_________。
任务五:
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向周围环境释放_________。
多细胞动物的大多数细胞不可能直接与外界环境交换氧和二氧化碳。蚯蚓通过湿润的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鱼类用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两栖动物幼体用___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___呼吸,_________辅助呼吸,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用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鸟类用_________辅助肺呼吸。
不同生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与其生活方式相_________,都是为了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氧气,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任务六:
1.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_________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是发生在细胞内的物质氧化分解过程,其实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增加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利用以及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 )
A.细胞、细胞
B.肺、细胞
C.肺泡、细胞
D.细胞、心脏
3.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吸气时,人体的呼吸肌收缩能引起胸廓容积增大,使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因此,图1中的_____(填序号)过程被称为呼吸运动。
(2)若吸气时____________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2中B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____________,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3)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呼吸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的氧气经过_________壁与结构①的__________壁进入血液。
(4)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②__________中,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
【参考答案】
1.
B
2.
A 
3.
(1)一
(2)膈肌
扩张
(3)肺泡
毛细血管
(4)细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