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题拔高教案:一、掌握现代诗歌客观题的解题技巧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题拔高教案:一、掌握现代诗歌客观题的解题技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3 12: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题:
一、掌握现代诗歌客观题的解题技巧
【训练目标】
一、明确高考考查题型,掌握现代诗歌的赏析技法。
二、开展规范训练,提升欣赏能力和做题能力。
【导入学习】
现代诗歌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诗人情感。现代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音乐美和形式美。阅读现代诗歌,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现代诗歌客观题,第一题侧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选项主要针对诗句含意来命题,设题角度主要包括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第二题侧重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项主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来命制。这两类题目虽为基础题,在实际答题中却失分严重。
【自主学习】
(2020·新高考山东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典题试做: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下面试题。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別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別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如何理解“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
答:
4.诗歌从刘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命题预测:解读高考考向
一、明考情
现代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山东模拟试题中出现现代诗歌鉴赏题,释放了高考将要考查现代诗歌的重要信号。虽然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Ⅱ中没有现代诗歌题,但2021年未必不考。因为现代诗歌能考查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新课标需要落实的重要理念。
1.考点内容: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④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5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考查形式:选材以现代派诗歌为主,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值与小说、散文阅读相同。
3.趋势分析:预计未来高考会出现现代诗歌阅读,注重考查审美体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知方向
1.知人论世,综合分析,防止片面理解。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结合诗歌的内容综合分析,防止理解上的片面和鉴赏上的一叶障目。
2.把握意象,分析技巧,品味语言表达。诗歌重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件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该意象或其他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突破语言理解关至为重要。
【合作学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艾青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注]而写
[注]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联”作家被秘密枪杀。
1.(把握诗歌的内容)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龙华的桃花开了”点明了地点,以桃花表现春天之美,暗示这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深切纪念。
B.“没有星光”“刮着风”“寡妇的咽泣”等写的是桃花开放的环境,表现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C.“饥渴的野兽”以野兽喻土地,表现了作者对渗入了烈士鲜血的土地的憎恨,对烈士的怜惜。
D.“爆开”写桃花开放之热烈,让人感到一种绚丽之美,又让人联想到烈士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2.(分析监赏艺术特色)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选择龙华桃花赞颂与怀念左联烈士,角度新颖,这样切入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
B.诗中接连三次使用“经过了……”表明经过的时间之长,暗示时局艰危,革命者须百折不挠。
C.“血迹,斑斑的血迹”指烈士牺牲时的血迹,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敌人的残暴和烈士的不怕牺牲。
D.桃花只是龙华的,却“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并不矛盾,因为这其实是对左联五烈士的歌颂。
3.“桃花”意象在诗中既实又虚,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
4.诗歌最后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应用学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壮士心
臧克家
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
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
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
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
突然睁大了眼睛,战鼓在催他,
(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
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
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
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
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
从此不见壮士归来,
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
[注]这首诗作于1934年1月11日,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写一位壮士寄寓于江边的一个寺庵,从淹留中奋起,决然上马杀敌的故事,壮士就是爱国志士的缩影。
B.“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主要突出壮士的孤独;“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说尽岁月的蹉跎和英雄迟暮的感慨。
C.“星斗恰似当年”一句,涵盖了很大的时间跨度,包含了丰富的故事,可以想见壮士当年的英勇无畏与艰辛。
D.壮士从梦境中冲向战场,义无反顾,执着地为理想信念而战,充满了英雄壮气,也暗喻了诗人的渴盼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如画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
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的想象奇特瑰丽,慧心独具,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
C.第三节,壮士举剑呐喊,在万马奔腾中前进。这一句留有很大空间,可能是想象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
D.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和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3.诗歌的第一节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出两组
答:
4.诗歌末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非常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