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3 14: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谈及未来的理想,那时候我们常常无畏地说:“我要做一名科学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少再说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逐渐明白成为一名科学家是极其艰难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著名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加来道雄的文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得到点启发吧!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文章结构
教育历程
第一部分
(第1段)
第二部分
(第2-11段)
第三部分
(第12-18段)
全文总括:记叙了作者在童年的两件趣事,以及作者是如何由这两件趣事来激发自己的科学兴趣的。
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1.幻想鲤鱼“科学家”研究的局限性。
2.推知人类对多维空间研究的局限性。
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学习研究。
1.探究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
2.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时间顺序叙述
信息筛选
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作者在文中指出在童年有两件事情大大地丰富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他成为一个理论物理的历程,请找出是哪两件事?
1.童年观看鱼世界而换位想到鲤鱼是如何思考理解未知世界的。
2.童年听过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
感知探究
1.【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感知探究
2.【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
(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
(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感知探究
3.【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验证,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功。这样的人必须耐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感知探究
4.【提问】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的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通。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实现生活的启迪。
感知探究
5.【提问】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勾画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
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小结
作者在文中指出在童年有两件事大大丰富他对世界理解力,并且引导他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这两件事给他的启示是:大胆地想象、怀疑和饱和猜测,不要故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要到达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
知识拓展
在正文开始之前,作者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原文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也知道叫做题记,现在同学们也喜欢用题记来点缀自己的作文,在这里我们结合课文来谈谈题记的写法和作用。
课文中引用题记的作用?
作者一开始引用爱因斯坦的科学观,旨在提示下文是在介绍有关科学的观点。
题记
写作指导
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巧妙贴切地书写题记,不仅开宗明义,给阅卷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先声夺人,具有韵味深远、包蕴题旨等特点,从而达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式先有情”的最佳效果,成为应试作文中得分的亮点。
作文中的题记有哪些种类、有何作用呢?
写题记可以采用阐发话题式、诠释题目旨式、设喻寓理式等几种形式。
题记
写作指导
阐发话题式
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所给话题材料加以概括浓缩,并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以深层阐述。
满分作文《漫谈“感情”“认知” 》的题记是:
“同是对‘修墙’‘防盗’的戏预见,却产生 ‘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写作指导
诠释题目式
所拟题目一般都具有深刻性特点,运用题记形式对题目进行巧妙而又全面的诠释。
满分作文《与你同行》的题记是: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写作指导
点明题旨式
在题记里用最简约的文字,告知阅卷人写作本文的用意,展示出立意和主旨。
满分作文《认识美丽》的题记是:
“请别以为哪个最漂亮,哪个就是您的孩子。”作者以童话的形式写作高考作文,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乌鸦送饭”“迟来的午饭”“政治课”三个小故事,而“请别以为哪个最漂亮,哪个就是您的孩子”。
写作指导
总领全文式
所写题记从大处着眼,从总体上对全文加以总领和驾驭,使人对文章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认识。
满分作文《眼睛》的题记是:
“距离没了,心更近了,认识深了。”
写作指导
设喻寓理式
比喻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的特点,而在具体和生动的设喻中蕴涵着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
满分作文《我心依旧》的题记是:
“鱼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你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