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
3.体会爱心的力量能创造奇迹,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体会作者为什么以《七颗钻石》为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中带生字的词语。
(听写后同桌相互批改,师了解听写情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授新课
(一)了解当时的环境,体会水在当时的重要性。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后的感受。
2.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的?
3.出示练习:在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干涸 干燥 干旱)了,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打蔫 干枯 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_______(焦虑 焦躁 焦渴)而死。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5.展想象:用语言描述当时地球上的情景。
(二)学习水罐的变化,感悟爱心的魅力
出示思考题: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变化?
1.教师引路,引领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水罐的第一次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的木水罐
方法:a.读第二自然段的1—3句话,体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变化?
b.学生总结概括,师板书 :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c.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小姑娘当时的境遇。
2.学生根据教师教给的方法,自学水罐的后面几次变化及原因。
要求:自学完成教师的板书。
a. 学生自学,师巡回了解指导学生。
b.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师适时调整学习方法。(让小组讨论完成)
c.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让多名学生补充交流,形成共识。
师相机完成书。
d. 比较以上几个情节,说说是什么使水罐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对照板书,根据情节,学生总结出“心中有爱,心中有他人”这一主题思想。)
3、联系具体语言,领悟小姑娘的爱心。
要求:找出描写小姑娘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小姑娘的心理想法,领悟她的爱心。
a. 找语句或重点词语。
b. 感悟体会
c. 交流看法。
d. 指导朗读。
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④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4.探讨最后一次变化,回应课题。
a. 师提问:(1)为什么会有水流涌出?这与前几次的变化有没有关系?
(2)为什么七颗钻石又会变成星星?作者有什么用意?
b.生讨论,师巡视辅导提示。
C.交流看法。
(只要学生明确 “爱”能创造奇迹,作者希望“爱”能永放光芒,普照人间即可。)
5.学生再次带着情感朗读课文。
6.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给你一罐水,你会怎么样用呢?
1.让学生自由讲: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2.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又会怎样用这罐水呢?(板书:空罐—有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时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
出示学习提示二:
(1)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想为什么?
(2)哪个地方让你最感动?先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3.现在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上几个问题,找你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待会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回答,好吗?)
4.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并说说原因,其他小组有不同也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很神奇呢?)
(要是遇上这样的情况,小姑娘当时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突出“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你认为这罐水为什么不倒掉呢?)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也突出孝心感动天)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为什么木罐会变银的呢?板书:变银)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为什么银罐会变成金的呢?)板书:变金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最后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事发生呢?)
板书: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5.这篇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经小狗喝,经过路人喝,(三个地方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6.在这时,你有什么话要向小姑娘说?
7.讲到这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课题不用“一罐水”……而用“七颗钻石”作标题吗?
8.有感情朗读课文(这篇课文这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去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在小组内互读)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9.小结: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景象,到最后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这一切都是爱给带来,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为怎样的世界?
10.总结: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11.体会:通过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罐
有水(孝心感天)
变银(爱心如银)
变金(母爱似金)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爱心感动天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